情感教育贯穿在思想品德课中

时间:2022-08-16 12:17:21

情感教育贯穿在思想品德课中

以前,初中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知识和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新的课程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这是初中思品课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不仅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还能体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所有目标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目标。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注重研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一、学好新课标,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新课程改革,首先调整教学目标。当前一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应试而教,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如果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即使慷慨激昂地讲述所谓的知识点,也会使学生面无表情,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情感上自然会丧失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动之以情的教育,便很难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新课标,抛弃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和培养。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研究新策略,注重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重要的和必要的。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呢?

1.平等民主,培养情感

首先,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愉悦,感到振奋。特别是教师的眼神,能传递出很多的情感信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主导、调节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交流,切忌发脾气。教师对学生的一次不屑、一次发脾气,都可能造成师生之间心灵上难以弥合的伤痕。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们,是他们真正的知心朋友,这样可大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源于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学习,就必须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感。要设置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教师要适时巧设一定难度的问题,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质疑和解疑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中有不少理论性较强的观点都需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真实、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框时,为避免学生对公民参政议政观点的不现实认识,笔者举了教师身边的一个实例:修河水以前污染很严重,一个公民写信给县长反映了此事。后来县政府给出答复,会积极治理修河污染问题。这个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治生活。

3.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语言含情,融化学生。思想品德课对教师的精神状态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去上好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渲染力。语言或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细雨般地描述,娓娓道来,都能让学生的情感随语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讲九年级“未来道路我选择”这一框时,笔者有表情地朗读了课本中一首诗的前半部分,剩下的诗句让学生去朗读,学生们一个个激情澎湃地读了起来。

(2)故事生动,吸引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有不少人物故事,利用好这些故事,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大有裨益。更能吸引学生的是讲教师自己身边发生的先进人物的故事,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3)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展示生动的资料,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如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一框时,笔者展示了长征会师、延安大生产运动、焦裕录、铁人王进喜等影像资料,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构建充满情感的课堂,努力创设生动而又丰富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情感积累,使认知与情感共同和谐发展。

上一篇:对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