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时间:2022-08-16 07:15:57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作者认为,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1)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2)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装配图、物态变化图像等,都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靠想象来认识物理规律,然后靠作图来进行分析、判断的。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在学习“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可启发学生联想“右手拿镰刀割麦子”的情形。根据“右手定则”,磁力线方向(麦子)、导体运动方向(镰刀)、导体中感生电流方向(四指)的关系就十分明确了。

三、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

四、注意实验的分组归类,使学生知识的储备进一步系统化,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

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次序打乱,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验证物理规律等。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目的是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综上所述,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训练等,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迁西职教中心)

上一篇:以生为本,让试卷展示成功 下一篇: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