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16 06:45:25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及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 533例患者中,生物共振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1%,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3%。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除豚草和鱼类外,余5类/组过敏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共振检测与血清sIgE检测的符合率在47%~83%之间,其中尘螨、花生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其他过敏原的符合率均在69%以上。 结论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具有一定的符合性,蒿草、豚草、尘螨是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

[关键词] 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

[中图分类号] R446.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1-24-04

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变态反应临床工作中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确定患者为何种过敏原致敏。过敏原检测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快速,准确,价廉的检测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追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因势应运而生。我们对533例以生物共振检测仪检测过敏原的变应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旨在探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的变应学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0月,就诊我院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男219例,女314例,年龄

3~79岁,平均33岁,年龄≥20岁占77%,病程1d~50年,平均3.7年。

1.2 方法

1.2.1 生物共振检测 采用德国产BICOM2000生物共振检测仪,通过红外感应扫描测试系统,依据检测程序先在患者手指的特定能量传导位点(信息点)进行基础阈值测试,根据能量数值变化,超过基础阈值即可确定变应原及反应强度。检测结果判定:以所测过敏原电阻值发生改变并接近50,即可确认该物质为阳性检出;反之,电阻值无变化,则为阴性检出。

1.2.2 血清sIgE检测

1.2.2.1 检测种类 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患者意愿,对生物共振阳性检出患者进行针对性及目标性血清sIgE检测,对生物共振阴性检出患者进行目标性血清sIgE检测,针对性检测血清sIgE种类有11种,目标性检测血清sIgE种类有43种。

1.2.2.2 检测方法 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提供的uniCAP100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以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sIgE检测。常规空腹静脉取血5mL,静置1h,离心1500~3000r/min,将血清移至另一试管中,-20℃保存留用。待检sIgECAP中加入待检血清,孵育30min,洗去未结合部分后,加入酶标二抗,室温下孵育2.5h,冲洗后加入底物反应10min,以终止液中止反应,将生成的可释放荧光标记物质洗脱至阅读板,读出荧光值,经计算机得出血清sIgE含量。结果判定:按sIgE抗体价0.7kU/L阳性,上限为100kU/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3.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方法比较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准为P

2 结果

2.1 生物共振检测结果

生物共振检测仪进行过敏原检测533例患者中,阴性检出155/533例(29%),有1项或1项以上过敏原阳性检出者378/533例(71%),阳性检出列前十位的过敏原依次为艾蒿篓蒿、屋尘螨、粉尘螨、藜草、大车前草、蒿草、豚草、秋麒麟草、甘恙螨、7种花草类混合物。见表1。

2.2 血清sIgE检测结果

对上述生物共振过敏原阳性检出378例患者及阴性检出155例患者分别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患者意愿进行针对性及(或)目标性血清sIgE检测。

阴性检出155例患者中,血清sIgE检测有1项或1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9/155例(12%);阳性检出378例患者中,血清sIgE检测有1项或1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208/378例(55%),血清sIgE检测阳性检出共计227例(43%),列前十位的致敏原依次为蒿、杂草类花粉、普通豚草、草、多价螨、屋尘、户尘螨、粉尘螨、树木混合物、吸入筛查。见表2。

2.3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两种检测方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结果列前十位的过敏原种类基本接近,对两种方法常见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花粉组(蒿草、豚草)、吸入组(尘螨)、食物组(鱼类、花生、桃)、真菌组(烟曲),结果显示:蒿草、尘螨、花生、桃、烟曲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豚草、鱼类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之间,其中尘螨及花生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余5类/组过敏原符合率均在69%以上。见表3。

3 讨论

ImmunoCAP特异性IgE检测是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过敏原特异性IgE的体外实验方法。sIgE的定量检测是比较精确且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相关性的方法[1],因其安全、灵敏、可靠,在国际上亦广为应用,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要与其进行比较,但其检测费用较高、耗时长,国内多数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难以开展[2-4]。由于变应原提取液的不稳定性以及少数病例存在交叉免疫反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5-6]。尽管存在体外试验设计、执行、标准化和质检的标准,血清学检测仍缺乏统一的标准[7],并且要求技术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目前还发现ImmunoCAP诊断的准确性因年龄而异[8]。

近年来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由德国引入中国,国内多家医院拥有此类检查。其临床诊断价值亟待循证评价,本着科学求实精神,我们对就诊我院(含少数外院)生物共振检测患者征得其同意,对其进行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研究显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与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符合性。生物共振较血清sIgE假阳性率高,这可能与其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和操作人员水平影响有一定关系。对于单项过敏原IgE定量检测,UniCAP法最准确,但其收费高,不适合初诊患者的过敏原筛查[9]。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同时不强求变应原标准化,并可对患者自带的任何物品进行检测,检测前无需停药[10]。目前,临床常用的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IgE检测、皮内试验等过敏原检测方法,由于注册方面的问题均处于停滞状态,生物共振检测或可作为患者(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进行过敏原初筛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Ricci G,Capelli M,Miniero R,et al.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llergom etrictests,skin prick test,Pharmacia UniCAP and ADVIA Centaur,for diagno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children[J].Allergy,2003,58(1):38-45.

[2] Smits WL,Letz KL,Evans TS,et al.Evaluating the response of patientsundergoing both allergy skin testing and in vitro allergy testing with the ImmunoCAP Technology System[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3,15(9):415-423.

[3] Ciprandi G,De Amici M,Giunta V,et parison of serum specific IgE and skin prick test inpolysensitized patients[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10,23:1293-1295.

[4] 黄夏飞,李靖,张罗,等.尘螨变应原SPT与血清sIgE诊断螨过敏症的相关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11):999-1002.

[5] Plebani M.Clinical value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IgE[J].ClinBiochem,2002,36(6):453-469.

[6] 邓正泊.变态反应患者体外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901-902.

[7] Williams PB,Barnes JH,Szeinbach SL,et al.Analytic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commercial immuno assays for specific IgE: establishing a standard[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0,105(6 Pt 1):1221-1230.

[8] Jung YG,Cho HJ,Park GY,et parison of the skin-prick test and Phadia ImmunoCAP as tools to diagnose house-dust mite allergy[J].Am J Rhinol Allergy,2010,24:226-229.

[9] 孙宝青,韦妮莉,李靖,等.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常见过敏原的对比分析[J].现代医院,2006,6(10):52-54.

[10] 刘晓坤,王官清,郭英俊,等.生物共振技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9):727-728.

(收稿日期:2013-09-24)

上一篇:浅析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下一篇:全氟烷酸类化合物的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