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反思

时间:2022-08-15 07:26:21

新课程下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反思

数学教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是因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提高。在实践中,我力求探究适合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观察、操作、表述、思维。

一、指导观察、感知表象,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活动,是思维的源泉和开端。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征,必须让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和直观教具进行观察,进而获得并建立清晰的表象,为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1.观察的目的:小学生观察数学教材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受兴趣的支配,经常被某些感兴趣的因素所吸引而离开观察的目的。如:教学“10的认识”,老师出示鸽子挂图让学生观察,可有的学生在观察时却大声议论:“我喜欢鸽子。”有的又说:“那鸽子好乖,飞到他手上。”等等,而对于这幅图上有几只鸽子,有几个人根本就没有观察到。因此在观察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

2.教给观察的方法: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会看图,但观察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笼统性,往往只能看出图中比较明显的事物,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缺乏精确的分化。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细节”等合理的观察方法。

3.在观察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贯穿于教学始终。如:“球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一个实物或教具,并让学生说出是球体。先让球处于静止状态,进行观察,再转动球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再让学生摸一摸、抱一抱,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认识了球,进一步明确了“球”的概念。这样学生初步具有球的表象,从而发展了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注重操作、领悟新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操作是认识事物的第一位,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手脑并用,还可以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1.在操作中积累动态表象。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表现为过程、情境形式的动态表象,这不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如“九加几”的进位加法。“9+7”的教学,教师准备小棒:左手9根右手7根,要算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我们知道“9+1”等于“10”,那么我们就从右手的7根里拿一根放到左手。(教师一边说一边从右手拿一根放到左手,再用橡皮捆成一捆)右手7根就剩下6根,“10+6=16”。在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后,再进行“9+7”的操作,并说一说操作过程。然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回想刚才的操作过程,这样,“凑十”的情境表象异常深刻。

2.“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根据手与脑的这种联系,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通过操作而准确、有序、清晰地反映出来。例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先让学生对照算式32÷2进行操作,把3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应该怎样分?(学生在操作中很快遇到困难:还余下一捆和2根小棒怎么办?)再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把操作过程进行复述,结合列竖式讲清算理,归纳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动手操作,使算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也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

三、语言表述、内化新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述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的概念、基本算理、计算方法的理解。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动口表述算理,讲清思路,说明原因,归纳方法等,达到深化理解知识,内化新知含义,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设计开放式题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1.让学生说出操作过程。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所摄取的信息,最终需要借助于数学语言复述出来,达到内化的目的。如教学“9+7”,教师引导学生边摆边说:“从右边7根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左边,9根和1根组成10根,再加上右边剩下的6根得到16根小棒。”这样使学生在手、脑、口并用中理解“凑十法”算理。

2.根据算式说算理或计算方法。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让学生充分表达其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如“13-4”,启发学生想:4加几得13?所以13减4得几。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根据错题讲原因。设计学生易出错的题,让学生说明原因,这样有利于区分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达到突出本质特征的目的。

4.说应用题中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多角度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科学简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下一篇:快乐体育思想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