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8-15 05:06:09

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0例2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我管理量表(2-SCS)、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结果 数据采用描述及相关的统计方法,结果发现:①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平均得分指标为68.62%;②本研究共有17%(17例)的患者具有轻度及以上水平的心理痛苦,主要是疾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该维度平均得分(7.96±4.09),总分30分,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该维度平均得分(7.35±3.57),总分30分;痛苦水平与有无并发症(r=0.28,P

关键词:糖尿病;痛苦;自护行为

目前,我国有数量庞大的糖尿病患者,2008年,中国糖尿病协会报道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据估算全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人[1]。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的自我护理非常繁琐,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如饮食控制、坚持运动、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等方法,不仅压抑了人对食物的欲望、而且每天都需要糖尿病患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并要患者长期坚持。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容易加重糖尿病患者心理上的痛苦[2]。这种与糖尿病相关的心理痛苦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以及代谢控制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增加发生抑郁症的风险[3]。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非常重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自护行为水平的基础上,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护士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对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病程6个月以上,无急性并发症,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男59例,女41例;年龄29岁~86岁,平均56.46±11.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10例,初中及以上90例;职业:农民2例,退休40例,在职58例;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平均6.87±6.69 年;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有并发症73例。无并发症27例。

1.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先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和调查表填写方法,有能力且愿意自我填写的患者由其自行填写,文化程度差或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可由调查者协助填写。当场回收调查表,并及时检查、核对、补漏 、纠错,确保调查资料合格。

1.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表分为:①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②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由William H.Polonsky编写,在国内经杨青[4]翻译并检验效度及信度。该量表内部一致信度 0.953,分半信度 0.91,稳定系数0.84。量表分为情感负担、与医生相关的痛苦、与生活规律相关的痛苦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痛苦四个维度,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线性评分法,最高6分,最低1分。根据DDS评分标准,17项平均分>3分者为中等以上的心理痛苦水平,需引起临床关注。其次量表平均分>2分为轻度以上痛苦水平。得分越高,心理越痛苦[5]。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2-SCS)。此量表包含 6个分量表:饮食控制(30分);运动(20分),遵嘱服药(15分),血糖监测(20分),足部护理 (25分),高低血糖的处理(20分)。2-SCS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记分法。

1.4统计学方法 复核整理的资料经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自我管理水平和心理痛苦水平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而两者关系采用相关分析。

2结果

2.1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得分情况 将各题项得分除以该题项最高得分即为得分指标。 糖尿病患者的总体自护行平均得分为 89.21分(得分指标68.62%)。其余各分量表得分指标从高到低依次,见表1。

另外从一般资料和自护行为总分的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来看,自护行为与年龄(r=0.22,P

2.2糖尿病患者痛苦水平 本研究中总体平均分及单项得分情况,见表2。

2.3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各项得分,见表3。

从各项得分来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方面是糖尿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

从一般资料与糖尿病痛苦水平的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来看,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水平与并发症的有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28,P

2.4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与自护行为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以自护行为总分和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做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 相关系数r为-0.47,统计学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心理痛苦水平越高 。

3讨论

3.1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糖,减 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6],自我管理对于血糖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平均得分指标为 68.62%,说明总体上患者的自护行为仍不够理想,国内一些研究也曾有类似报道[7],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直接影响其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自护行为,应是护理人员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

3.2部分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较高 从结果来看9%的患者已有中度以上的心理痛苦,提示医护人员应对这些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单项问题>3分的问题排名靠前的主要有:感觉我不能做到经常测试血糖、感到因糖尿病一些例行琐事而常常诸事不利,感觉我没有严格坚持一个好的饮食计划,这说明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方面是糖尿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大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自身的一些原因如挑食等不能坚持监测血糖以及坚持一个良好的饮食计划,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患者自己的努力、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监督和干预。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如:感觉糖尿病每天消耗大量精力和体力;感觉我的生命将因长期的并发症而结束,不管我怎样做。这说明患者在控制自身血糖水平方面不是完全充满信心,这需要医护人员在监督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另外也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糖尿病教育活动,协助和监督患者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3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水平存在负相关 自护行为总分与糖尿病患者总的痛苦得分是显著相关的(P

4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会影响自我管理的实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痛苦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提高患者自护行为能力,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糖尿病进展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8):2.

[2]Susanne Amsberg,Regina Wredling,Per EricLins,etl.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the Problem Areas in Diabetes Scale (Swe-PAID-20):Scale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1319-1328.

[3]Lawrenee Fisher,RussellE.Glasgow,Joseph T.Mullan,etl. Development of a Brief Diabetes Distress Sereening Instrument[J].Ann Fam Med,2008,6:246-252.

[4]杨青,刘雪琴.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信效度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9A):8-10.

[5]A.K.Sigurdardottir,R.Benedissonb.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celandic version of the Problem area in diabetes(PAID)sca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526-533.

[6]钱荣立,杨泽.21世纪的糖尿病防治[M].郑州:河南医学大学出版社,2000:326.

[7]王君俏,张新宇.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63-665. 编辑/肖慧

上一篇:少年引领阅读变革 下一篇: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