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第82期

时间:2022-08-15 03:32:13

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源于生活。德行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品行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的品德教育需要体验,它能震撼心灵,使教学更具实效。体验活动应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改变“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教育模式。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学生与外部世界的链接。

一、营造氛围,在课前准备中体验乐趣。

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在课前,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或是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秋天,并要求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秋天带到课堂中来。这一课前准备不仅将学生带到了现实的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开放性的话题:“大家找到秋天了吗?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提供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时间。展示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从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中,让我感受到了,孩子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他们是小画家,带来了用不同材料的图画,有用纸剪的,有用树叶贴的,有用“马良的神笔”画的;他们是小作家,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小儿歌,描写秋天景色的文章;他们是小蜜蜂,从课外书中采集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有许多学生还带来了许多秋天的实物,如:稻子、高粱、棉花、桂花、等。在展示实物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分小组想一想,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自主的观察、思考中发现了秋天的特点。

二、创设情境,在课堂中体验快乐。

1、演一演,再现生活。意大利教育家孟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在教学《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我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绕教室走一走,然后请扮演盲人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懂得要关心他人,热情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多媒体辅助,开放教学。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中,我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杭州西湖的美景、九龙湖风景区的景色、各个公园和学校的美景,让学生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了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清澈见底、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旁边的田地绿油油的,空气清新,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河哭了。屏幕上出现一句话:快快来救救小河吧!这情景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对他们的启发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从身边做起,同时想到了一些保护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

3、巧设游戏,互动体验。如《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教学中,教材中有一个内容是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由于这两个节日在我们这里没有,学生没有体验过这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人比划一人猜,出示了孔雀舞、华龙舟、泼水、点火把这几个词语,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了解傣族的人民会在泼水节的时候以泼水、跳孔雀舞等方式来表示祝福。彝族人民在火把节的时候会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尽情歌舞。虽然只是一个游戏,但是在这个游戏里学生都深深地体会了泼水节与火把节中人们庆祝的方式。

三、回归生活,在实践延伸中体验快乐。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在教学《进厨房》一课后,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通过动员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让他们为孩子提供一个体验的机会,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指导和评价。活动的内容是这样的:(1)为爸爸妈妈设计一日三餐;(2)根据自己设计的一日三餐和爸爸妈妈去菜场或是超市买一次菜;(3)用餐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妈妈的小助手;(4)用餐后帮助收拾、清洗碗筷,清理垃圾;(5)做一份水果拼盘请爸爸妈妈品尝。这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五项内容的评价栏里,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成果进行了认真地评价,有的还在备注栏里写下了评语: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孩子今天的表现真不错。学生都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使他们真正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通过《我帮你,你帮我》这一课的学习,小朋友懂得了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大家生活在一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同时也感受到了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给小朋友播放了四川地震的有关视频,讲述了在四川地震中发生的一些感人的事迹,同时,我让班级中一位刚在地震中逃生的小女孩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朋友对四川同胞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很有感触。因为很多学生的老家也是在四川。在捐款活动中,学生纷纷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这些贫困学生献上一片爱心,有的是几十元,有的是几百元。在这一成功的品德课上,小朋友不仅对热爱学习、勤俭节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阐释了“关爱他人”这一道德理念。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在教学完《上超市》一课后,我让学生走出课堂,设计了“我是采购员”活动。活动后,请爸爸妈妈评一评并写上自己的感想,最后在班级中评出“勇敢奖”、“礼貌奖”和“理财奖”。通过这一次实践性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不但知道了超市购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同时又拓展了教材内容,使课堂对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更富于指导作用。

体验可以架起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在品德教学中应大力实施体验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环境,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鲜活的主体,享受每一节课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上一篇:关于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本命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