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15 02:40:06

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还一直处于一个探索的时期,“针对性不强、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没有突出高职特色

前些年高职院校一直参照《大学英语本科教学大纲》三级的要求来组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这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不完全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的,不能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1.2 高职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延续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教师使用的主要是词汇、语法、翻译教学法,普遍缺乏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

1.3 生源复杂,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只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

2以需求导向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2.1 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

职业英语(EOP)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分支,它是指在特定职业或工作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使用的英语,职业英语理论的核心就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现有或假设环境定学习者目标语言需求的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1]。Berwick(1989)将这种需求分析定义为“目前状态和未来理想状态的差距”。在进行职业英语培训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的目标岗位对其语言交际技能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语言技能状态之间的差距[2]。

2.2 务必遵循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职业英语教学的灵魂。教材内容要来自与岗位相关的真实语料,练习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体现真实的社会情景。只有“真实的语篇”加上“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体现职业英语教学的特色[3]。

3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实践或操作方法,本文就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探索了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五维式教学模式,即包括激发兴趣、语言输入、多维互动、成果展示、共同评价五个要素。

3.1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高职高专的教学而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比如:每次课前5~10分钟进行有趣的课堂活动,如自由发言、主题发言、讲故事、猜谜语、学唱英文歌曲等,用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作为学习新知识前的热身活动。

3.2 加大“可理解性输入”,教授新知识

课堂上,教师除了利用黑板或相应的幻灯片进行讲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声音、影像、图片等功能,适当的播放一些课外的英语学习材料以及英语原版电影片段,也可以直接采用自行制作的CAI课件教学。

3.3 开展基于任务的课堂多维互动活动

作为任务的设计者,教师首先要考虑任务的真实性以及任务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目前的语言水平,活动开展前必须明确任务的形式和目标,分清学生和教师在执行任务中的具体角色与职责。

3.4 展示任务成果,强化输入和输出

成果展示也是语言输出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另一方面它又给其他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学生把他们的任务成果向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做书面记录以便进行评价,并和全班同学一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和指导,使该活动小组或个人对自己的语言输出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3.5 师生共同评价任务成果

在管理语言课堂中,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全面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4]:(1)情感原则(是否愉快地参与和合作,或参与态度是否有明显的进步);(2)语言原则(是否有语言进步或在语言学习上有努力的行为);(3)文化原则(是否努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或努力改正错误的文化观)。学生无论在哪一个原则上有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公开地予以承认和表彰[5]。

4结语

本文以需求分析为背景,探索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Jorda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In K.Johnson,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 Cofey B.State of the art article—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J].Language Teaching,1984.

[4] 邹为诚.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TELOS模式[J].中国外语,2006(1).

[5] 张程.高职公共英语现状及教学新法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

上一篇:从绿色包装论企业物流的绿色管理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