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

时间:2022-08-15 05:50:38

如何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

我国高校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教育以前主要采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外语类院校为代表的“外语+传媒”模式,偏重夯实外语基础;第二种是以传媒类院校为代表的“传媒+外语”模式,偏重教授新闻技巧。①随着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际传播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上述两种培养模式,都已不能完全适应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09年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②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试点,创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简称“国新班”),标志着一场由政府部门主导,中央重点外宣媒体支持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改革试验拉开帷幕。本文以上述三所院校国新班培养模式为研究样本,对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着重对改革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的调查,进而为国际传播教育下一步的改革提出建议和参考。

改革与创新

与传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国新班”在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就业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1.培养模式:三方联合培养

“国新班”的人才培养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吸纳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这种三方联合培养的模式在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越性上大大优于以往,也能够更好地解决教育与媒体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

2.招生选拔:强调专业背景与综合素质

在硕士与本科两种培养层次上,“国新班”选择了前者,希望通过招录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在硕士学习阶段更好地复合和提升。学校在招录时特别注重对生源专业背景的考察。除了外语和新闻传播类专业,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其他能够支撑国际传播工作的专业都在重点挑选的范围内。学生的外语能力仍是考察的重点,但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考察,而且在面试环节就邀请国际传播媒体的主管介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3.课程设置:突出国际新闻采编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根据新时期对国际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在国新班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都做出了大幅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普遍加大国际新闻采编技能课程的比重,清华大学这部分课程甚至占到总学分量的40%。相应的,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压缩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与业务课程。二是加强技能训练的细分程度。分别按照英语消息、特稿、评论等不同体裁来开课,有些还分初、高级,循序渐进,分门别类地为学生打牢业务基础。三是在课程内容上都更贴近业界实践。部分课程按照媒体报道的常涉题材来授课,比如车祸、罢工、游行等,还参照媒体的发稿要求来训练学生的写作与用词技巧。四是摒弃了以往分别开设英语和新闻课程的做法,努力将英语与新闻技能的训练融为一炉,课堂授课几乎全为英文或双语。五是增加与国际传播相关的通识类课程,比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律等,开辟学生的国际视野。

4.师资队伍:大规模引进业界人才授课

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甚至让他们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这部分教师引进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在其他教学领域都不多见。另外,还通过邀请了多位副部级以上的政府官员,给国新班学生统一开设“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加深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知。

5.实践与就业:全程集约管理,加大指导力度在实践与就业环节,学校、政府与媒体密切配合,加大指导力度,改变了以往新闻系学生分散、零碎的实习方式,进行全程集约管理。所有学生都可以到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其中的佼佼者还可以到媒体的海外分支机构实习。在就业上,媒体会将国新班学生单独排队,或为其举办专门的招聘考试,以保证一定的录取人数。

效果与问题

作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的前沿试点,国新班的改革对业界及学界多年以来提出的问题均作出了切实的回应。那么,这种改革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因为国新班的试验刚刚起步,培养效果的反馈和评估体系还没有跟随建立,对于国新班人才培养效果的探究只能从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对媒体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学生的访谈入手,略窥一二。

1.就业情况分析

2009年至今,国新班招录的三届学生中只有一届走上了工作岗位。中国传媒大学的首届35名毕业生中,有61%进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有14%进入杭州文广集团、《天津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其余25%进入企业、高校及政府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的首届22名毕业生中,有40%进入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20%进入其他中央或地方媒体;30%进入企业及政府部门,另外10%申请延期就业。清华大学的23名毕业生中,除了9名延期毕业的学生,其余14名已就业的学生中,78%在媒体工作,22%进入企业和政府部门。

从首届学生的就业来看,国新班交出了一份比较理想的成绩单。大部分学生进入媒体工作,其中在国际传播重点媒体工作的学生最多,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过,根据媒体的反馈,一部分顶尖的人才最终并没有进入国际传播媒体工作,而是选择了待遇更好的企业或政府部门,人才的流失令媒体和政府感到惋惜。另外,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出现了部分学生延期毕业的情况,这是因为国新班的实习环节较长,时间上与招聘高峰有一定的冲突,各学校后续都对此做了调整。

2.媒体单位的评价

进入国际传播重点媒体之后,这些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表现如何?能否满足媒体的用人要求?课题组对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家媒体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他们普遍认为,国新班学生的语言能力强,外语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而且,学生比较好地掌握了国际新闻采编的初级技巧,上手快、学习能力强,尤其是在新兴媒体技术方面,领悟力和把握力都更强。但是,媒体在人才的使用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4个方面:一是国际新闻采编技能的系统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灵活;二是缺乏现代的国际传播理念和跨文化沟通技巧;三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薄弱:四是外语水平良莠不齐。

3.国新班学生的反馈

课题组还对3所学校的15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从培养对象的角度了解国新班教育的效果与问题。学生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获益较大:一是掌握了国际新闻采编的基本技巧和规范。尤其是本科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通过一系列国际新闻采编课程的学习,有意识地将外文知识与新闻写作技巧结合,提升较大;二是获得了其他专业没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拓宽视野,启发思维;三是明晰了职业方向,更早地为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做了准备。

但是,学生也指出了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压力大,作业量大,导致一些知识和课程无法消化:二是某些课程的效率低,课程设置人浮于事;三是部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实操程度不高;四是教师难以进行深入指导,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升;五是部分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思考与建议

国际传播人才的优质选拔、科学培养和有效使用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修正。按照目前的情况,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思考:

1.减少招生数量,提高招生质量 设置国新班的目的是为国家重点媒体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同时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探明方向。因为是试点,所以它在办学规模上宜小不宜大,在办学内容上宜精不宜泛,否则,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手把手”的指导,教师无力应付过重的教学任务,媒体也无法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另外,还应该提高招生质量。除了要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核力度,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更大的支持,让国新专业提前选拔、破格选拔,这样才能挑选出质量最佳的生源,为后续培养打好基础。

2.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从反馈来看,国新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和培养。首先,应当加强专门的课程教育,尤其是案例的教育。应当从分析国际传播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案例入手,慢慢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逐步解释国家的外宣政策与立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意识。其次,国际视野不能简单等同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国际知识课程的补充,它是一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应该贯穿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办学思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实践、每一次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素质。第三,应当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包括各类国际会议、参观交流、志愿者、暑期班等形式,让他们在国际交流中开阔视野,领悟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3.技能训练与知识底蕴并重

根据清华大学的调研和评估,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在校学习,投入在业务课程上的学习时间约占总学习时间的70%。③然而,从培养的效果来看,学生技能的提升有限,在课堂学习中为之投入大比重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入不敷出”,而关键的观察分析、批判创造的能力则远未达到媒体期望的水平。这是培养过程中知识底蕴和理论功底的欠缺而造成,长远来看,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会造成或隐或显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调整技能培训与知识底蕴课程的比例分配入手。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需要更多的时间,涉猎除专业之外的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需要强化职业精神与职业伦理的教育,掌握国际传播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这些知识是国际传播工作的厚实土壤,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升技能提供内在动力和学习能力。

4.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加强

缺乏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遇到的最大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原有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再造,加强其跨学科基础知识、跨文化思维基础和跨媒体专业基础;应当在新进教师时注重对其国际背景和新闻实践经验的考察,并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国际新闻的实践。二是加强对引入教师的把关和指导。要引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业界人才,引入外国专家时要注意对其工作经历的考察。第三,必须对引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加以指导、跟踪和考核,加强前期沟通和计划性,形成相互配合的教学系统和结构,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无序局面。

5.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新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整齐划一的国际传播教育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最大化的培养效果。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时都发现自己还达不到国际传播岗位的要求,这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对国新班的学生进行分班培养,将语言类与非语言类学生分开,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是个性化培养的有益尝试,也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下一步的培养方向。

不仅仅是分班教学,个性化培养还需要从细节上探索和完善多种路径和方式。清华大学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人才培养指标,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衡量,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这种指标既要落实顶层设计,形成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机制,又要引进分析机制。对于每一位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在学院教育阶段,都可以从知识根基、性格志趣、技能水平等综合指标入手全程跟踪评判和考核,也需要从这些综合指标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把个性化和综合化统一起来。④

6.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国新班的改革选择在硕士层面进行,目的是实现培养效率的最大化。但是从实际的安排来看,两年的培养时间中真正用于教学的只有一年。在一年的时间内,既要求学生训练出精湛的中英文采编技巧,又要求学生跨越不同学科,具备宽厚的知识底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年的学习至多搭建一个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框架,尤其是非语言背景的学生,要想在一年的学习后掌握国际传播的语言技巧不太可能。

由此来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不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应该进一步提高国新班的培养效率,优化教学、实习与就业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与配合,尤其是加强与本科阶段教育的配合与衔接。可以考虑将学生进入培养平台的时间提前至大四,这样就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压缩了培养的空挡。另外,可以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本科层次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将新闻专业技能、外语能力、国际传播、社科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同时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分别来自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和新华社人事局,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研究”[编号:09&ZD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王菲:《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策略》,《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第8期。

②2009年参加试点的高校为五所,分别为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2010年试点高校削减为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

③李习文、周庆安:《底蕴涵养与路径整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三种模式评析》,《中国记者》,2012年第2期。

④李习文、周庆安:《底蕴涵养与路径整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三种模式评析》,《中国记者》,2012年,第2期。

上一篇:上榜 第21期 下一篇:我们误读的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