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中枢创新社会管理

时间:2022-08-14 11:49:36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中枢创新社会管理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治理活动是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受行政人格支配的公务员的行为选择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教育和示范作用。广大公务员普遍、完美的行政人格的建构,是政府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必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也是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管理 社会矛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是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得深层次矛盾凸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凝聚强大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①良好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条件和组织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地位和引领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可以通过或善或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以各种道德符号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强烈的暗示和指引作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利益追求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最终根源。当前,及时协调、处理新形势下的利益矛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它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安排和法制规范等途径,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兼顾好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从而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利益和谐和社会稳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党和国家事业获得社会认同与合法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途径。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预防和化解党的执政风险,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对全体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内容的最新扩展和最新凝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社会管理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活动,总是要遵循着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得。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增强,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越发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渗透到社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的“剂”、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并通过“柔性管理”、思想整合与价值导向、对“人”的内心和精神的关注,弥补制度化管理“刚性过度”的不足,提高复杂环境中社会管理的柔韧性与应变性,减少社会成员和组织间的沟通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真正实现社会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②

社会管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载体是承载、传导教育因素,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要成为教育载体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信息,并能够被教育者所运用;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以借助一种形式互动。③社会管理把整个社会系统作为自己的管理客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基本活动。管理客体主要包括人、财、物,但财、物的运用又最终归结到人身上,因此,管理的终极客体就是具有自主意识能独立思考的人。社会管理中必然蕴涵着管理主体运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信息作用并影响管理客体之意。社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同时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育主体,管理客体同时又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育客体。而且,社会管理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可以增加教育过程的可控性,促使隐性因素向显性因素转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④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治理善治、公平正义和依法管理的基本理念,深入研究各种受众群体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整合和优化思想工作方法。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舆论引导的中坚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基础,以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为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组织体系,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节功能,推进社会管理方法创新。要建立起主流意识形态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教育体系,创新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方式方法,直面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面对易突发和激化的问题和矛盾,梳理清楚矛盾的核心和实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到群众的心底,做到持续求真、求新、求信、求效,从而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心理由不适应、不平衡向适应、平衡转化,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和增加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在国内外重大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的条件下,建立迅捷高效的反应机制和整合机制已成为在重大关键时刻能否及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功引领社会思潮,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因此,要设立专门的研究监测机构,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及时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变化,要快速反应、合理引导、取真去假、扶正抑偏、扬善抑恶,形成对社会高度关注事件的舆论“左右力”和正确思想观念对互联网的强势“冲击力”,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明辨是非和抵制蛊惑的“抗氧化力”,使核心价值体系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控制工作,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以及时、准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化解社会冲突引发的社会风险,降低防范危机成本,减少社会震荡。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功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是创新群众工作理念,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二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宣传、动员、教育、引导、服务的本领,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三是创新群众工作的组织、物质和沟通等载体,构建开展党群、干群、社群工作的新平台,提高群众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创新运行、竞争、激励、保障、反馈等机制,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群众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时代化、数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轨道,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培养人、造就人、激发人、成就人的目标,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作者分别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讲师)

注释

①:“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②刘新庚,罗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新探”,《探索》,2006年第6期。

③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66页。

④马新晶,马梅娜:“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管理的互动”,《黑河学刊》,2005年第2期。

上一篇:拆迁中的行政强制行为控制 下一篇: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