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成本航空”到“虚拟化机场”

时间:2022-10-12 10:52:52

从“低成本航空”到“虚拟化机场”

2011年亚澳论坛期间,人民论坛记者就澳门国际机场如何打造绿色机场采访了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苏宁女士。

在刘苏宁女士看来,所谓绿色机场,不是指颜色的改变,而是思维方式、工作流程的改变。绿色机场体现的是效率和低成本的理念。澳门物理空间受限,客观上不具备建设“机场城”的条件,那么,“城里的机场”如何实现生存突围?澳门机场的答案是:以机场为动力,把机场变成周围商业产业链中的一环,使之与现有城市商业环境融为一体。

从“低成本航空”到“虚拟化机场”,几年间,澳门机场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低成本航空”突围生存困局

2005年,为了应对两岸“三通”可能对机场运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澳门机场积极引入“低成本航空”理念。“当时召开听证会的时候,机场面对的压力很大。反对的声音说,低成本太低廉,引入也不过是低质量的客源。”但事实证明,低成本航空为澳门机场带来了占总客源超过20%的乘客。2008年底两岸“三通”正式启动时,机场一共减少了16%左右的客人,远低于之前预计的50%左右。2010年,澳门机场每天有380万左右的客流。93%左右都是到达客人,只有7%左右的转机客人。“如果没有前瞻性的准备和对不确定性的方向把握,现在的成绩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假如现在才开始引入低成本航空,那么准备的成本就会很高,谈判的筹码也会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有方便的旅游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消费。现在,澳门机场每天有十几班低成本航班,开往泰国曼谷一天就有4班。很多华侨、葡萄牙人喜欢度假,以前两、三年出去度假一次,有了价格低廉的机票和快捷的行程,现在稍有空闲就可以出去游玩。对此,澳门导游协会的一位理事长曾经非常开心地说道,引入低成本航空,为协会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生意。

澳门只有50余万人,每天却有那么多去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就是因为澳门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服务。比如,每到周五下午,很多澳门人下了班,直接到机场订票,搭飞机,一个小时之后已经漫步在曼谷街头了。

现在,澳门机场的客人中,大中华地区约占80%。“澳门机场的生存与发展一定要背靠祖国,开发多元化的旅客市场。”刘女士表示。

“虚拟化机场” 小舞台唱大戏

澳门机场环境小,值机柜台也较少,但是很少有排队的状况。这就要归功于“虚拟化机场”的理念。“我们在各大酒店、医院设立可以值机的点,这样就延伸了机场柜台的触角。”

航空旅游业是一个很敏感的行业,面对风险,必须要不断更新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传统管理者是在管过去,督促着做没有完成的事情。而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管理未来,不是管理现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澳门机场“虚拟化机场”理念也经历了从模糊、逐渐清晰到实现“小舞台唱大戏”的过程。

虚拟化技术的平台使得虚拟化的机场有了技术资源的支持。“我们也是一路做,一路改,用开放、包容的视野不断吸取新经验,完善机场的各项功能”。

比如,机场设立“虚拟化人才库”,一个机场不可能拥有很多的专家,但是可以通过某一个平台找到他,机场不用聘用他,但是可以拥有他的技术和知识。“就像现在我们的‘机场安全专家顾问小组’就是其中的一个平台,要解决机场的一个安全问题,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迅速找到该领域世界范围内的顶级专家,然后约谈、商量解决方案即可。”

把所有的资源都当成机场的虚拟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这就是澳门机场“虚拟化机场”的核心理念。它让一个“城里的机场”实现了“小舞台唱大戏”的华丽转身。(采访整理:艾芸 杨昀 张晓)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档案优化管理新思路 下一篇:拆迁中的行政强制行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