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多措并举

时间:2022-08-14 11:11:59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多措并举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管理;心理健康;教师

培训;教师待遇;轮岗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21―01

多年来,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始终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学校教师下不去、去了留不住,一直在考量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笔者认为,破解农村教师队伍的难题,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一、落实“以县为主”,教师管理要开渠放水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占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很大份额,国家明文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的管理使用权应该回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但县区把教师的招考录用、职称评定等权力归口到人社部门,校长和班子成员由组织部门直接考察任命,甚至教师的调动也要人社、编制等部门参与,出现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局面,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有些走形变样,淡化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体,教师管理体制出现掣肘。真正要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县级党委、政府必须简政放权,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理顺教师录用、管理使用和校长选拔任用的管理渠道,建立教师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教师准入机制、调配交流机制;明确规定中小学校长任期制,每一届任期为三至五年,可以连任,但在同一学校任职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届;真正让教育行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按照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切实解决好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二、逐步建立学区制,让学区内教师成为岗位人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的空壳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生源呈学年性断档变化的趋势,这种生源的不确定性给教学点配备教师带来很多困难,再加上教学点由于普遍是一名教师,课开不齐的问题相对突出,为了应对这种新常态,应逐步建立学区制,让学区对学区内教师实行统一管理调配,建立音体美和英语教师走教的制度,使学校教师成为学科岗位教师,如统一建立学区教师公寓,统一组织教研活动,这样既可有效解决教学点课开不齐的问题,又可以均衡学区内配置教师资源,确保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每天都有教师教学。

三、农村教师心理健康要长记在心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教师自身的教育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心态,激发教学活力,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除了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外,还要把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长记在心,常抓在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讲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并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自身修养,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消除不良情绪,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基层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开展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工作乐趣,提升工作激情,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学区和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在教师相对富余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教师消极情绪回避制度,允许教师在心情不佳时,请假休息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四、农村教师培训应推行“点菜”模式

目前,教师培训已经形成刚性制度,培训的内容不断丰富,培训频率加快,但培训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仍存在诸多问题,人越少的教师培训机会越少,同时一般培训是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放在一起,采取统一模块、同一标准要求,往往会让农村教师产生一种被培训的焦虑,许多内容因与农村教学实际相差甚远,教师难以消化,培训效果低下。为此,在策划农村教师培训前,一定要做一些专题调研,了解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打破专家讲座的单一模式,降低重心,多开展一些诊断式、研讨性、蹲点式的对接性培训,以解决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需求,真正提高培训效果。

五、提高教师待遇和轮岗交流双管齐下

市、县区政府要坚持实施好国家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贴、班主任补贴制度,县级财政应列出专款逐步落实教师体检制度,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职称、评优选先应向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倾斜。另外,要在鼓励农村中老年教师扎根农村学校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实行农村服务期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把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工作作为磨练青年教师的平台和实践基地,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网上作业的利弊之辨 下一篇:电子文献对纸质文献的替代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