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影响作用探讨

时间:2022-08-14 11:49:26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影响作用探讨

摘要:本文对营改增的环境与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营改增的财务管理建议,希望能对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营改增 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影响

一、营改增环境概述

自2012年1月1日,上海市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首先加入“营改增”试点。至8月1日,全国共有8个省市参与改革试点。据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试点地区财政收入的统计,税收减免总额超过420亿人民币,近九成的企业能分享改革红利。2013年年初,我国“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同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与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正式启动,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影视、广播等行业。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13年试点地区企业的税收负担下降超过1000亿人民币。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也被纳入“营改增”范围内。从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这也标志着我国税收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筑行业实施营改增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都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营业税对建筑行业的制约效果越来越明显,主要包括:

第一、重复征税情况严重,企业税收负担大。在营业税制度体系下,建筑企业购入的原材料不能参与进项税抵扣。同时因增值税抵扣链条尚未完全形成,致使上游行业的税负由建筑企业承担,这就容易导致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出现二次征税,从而增加建筑企业的成本。

第二、建筑行业内部征税存在差异。在建筑行业中,加工修理与装饰安装在劳务性质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但二者的征收税种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建筑行业由过去单纯的劳务输出逐渐转变为既有货物销售也有劳务输出的混合形式,造成长期以来各界对建筑施工企业究竟应该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存在较大分歧。此外税法对建筑行业的兼营与混合销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界定范围,但由于该行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较强,在实际征税过程中相关条例的可操作性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税收工作带来困难。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经济长时间以来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但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正不断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产业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深水区。建筑行业实施营改增涉及多个行业,必将给增加居民与企业财产收入、增加社会工作岗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等多个方面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三、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影响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包含对资产负债、利润水平与现金流三个方面。

(一)对资产负债的影响

资产和负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至关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兼具买方与卖方双重身份。“营改增”的实施,将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出现明显变化。从资产角度而言,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企业资产的价值需要将价外税剥离后入账。在“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新购入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在入账前都要扣除相应的增值税金额,与过去相比账面价值金额更低,固定资产的净值与累计折旧也会有所下调。从负债角度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在购入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与其他原材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相应的进项税额能够参与抵扣,使税收负担大幅降低。

(二)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在收入方面,由于企业营业收入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且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别属于价内税与价外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后的营业收入与过去相比更低;第二在成本方面,“营改增”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由实际成本与所包含的营业税额共同组成,在改革实施后,相关的增值税额被完全剥离出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有所下降。

(三)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这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收入确认方法容易造成企业账面收入虚高的情况出现。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工程在竣工验收后尚无法取得全部款项,“营改增”的实施将使得企业在某个纳税期间内必须自行垫付增值税销项税额,给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在过去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税是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营改增”后,税款征收方式转为由下级施工单位按照当期验工进度自行缴纳,缴纳时间也变更为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一旦建筑施工企业出现拖欠工程款或垫资施工的情况,势必会对资金链造成严重威胁。

四、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财务管理建议

(一)完善供应商及分包商管理

在实现“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应缴纳增值税的数额由可抵扣进项税额决定,而企业只有取得了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真正达到税收抵扣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进项税主要来自于原材料采购与工程项目分包两个方面,因此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与分包的管理,从源头上对进项税额进行严格控制,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导致难以对材料供应商与分包商有效地监督控制。此外,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合作伙伴良莠不齐,甚至部分供应商和分包商仍未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增加企业获得进项税抵扣的难度。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牢牢把握“营改增”的机遇,完善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监督水平,对所有原材料供应商与分包商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筛查,清理与各中小供应商、分包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加强与实力强、信誉高的大型企业的往来交流,确保企业能够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加强成本控制

加强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适当提高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比重。企业的可支配资源极其有限,一味追求全面,盲目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希望主业和副业齐头并进,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5]。随着我国“营改增”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应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主营业务当中。对于非核心业务,可以相应调高分包比例,从而在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企业优势项目。比如企业在承揽一项工程后,可以将埋设光电缆、架设通信杆等技术水平要求低、劳动成本高的部分分包给其他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使建筑施工企业既能节省人工费用的开支,又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减轻经营负担。

(三)重视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纳税筹划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招投标与采购环节中,应尽可能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在采购合同中将运费等支出准确标注出来,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次,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购进计划。“营改增”实施后,企业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能够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得进项税抵扣,所以企业在对设备进行更新前,应制定相应的购进计划,根据企业的项目、部门、用途等分别筹划,充分发挥固定资产购入在增值税抵扣环节的作用;最后,统筹安排年度投资计划。企业在签订合同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当注重时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年度内税负不均衡现象的发生。

五、结束语

“营改增”是我国重要的税制改革,它对国家经济乃至居民生活都有显著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具有众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只有将建筑业纳入“营改增”的大环境当中,才能真正实现全行业的增值税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邱静.“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268

[2]殷青妙.论“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105-106

[3]毛叶.浅议“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01):24-25

[4]李家强.浅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16(05):116-118

上一篇: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