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习惯调查

时间:2022-08-14 05:05:14

英语学习习惯调查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08级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查统计以及本学期听力和综合英语成绩与学习习惯相关性分析,得出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供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自我对照,取长补短,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部分调查结果也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英语专业学生 学习动机 成就目标定向

一、引言

达到听说读写自如是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最终所期望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鉴于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这次关于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最后,把学习习惯调查分析结果归纳为学生群体存在的优势和劣势。SWOT是一种分析法,原本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笔者把学生看做一个企业,对此进行SWOT分析。希望通过此分析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习惯方面的优势和缺陷,了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所面临的机会,对于制定自己今后学习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帮助自称“很努力学习”的学生找出达不到自己预期学习效果之原因。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选定英语专业两个班64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后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一所大学院校英语专业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学习成绩好于男生,来自城市的学生成绩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似乎已经成为众多老师不谋而合的想法,为了使这一想法具有依据性,所以在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为个人基本情况与问卷所有问题进行了交叉分析,得出了性别与一些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的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对象中男生占15.6%,女生占84.4%。另外,64.1%的学生来自农村,35.9%的学生来自城市。

2.调查对象SWOT分析

S:“课前预习”和“英文原版电影观看”方面,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根据分析结果,课前预习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这两方面可以看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为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具备的优势。

W1:调查结果中有一种现象让本文作者担忧而且意外,从一些与提高英语水平密切相关的学习习惯(如日常交流、英文报纸阅读、英文网站访问以及英语广播节目收听)调查来看,每一种学习习惯选择“偶尔”的学生都占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同学之间或与外教交流这方面选择“偶尔”的学生达到85%。听力练习的时间达到一周三次以上的学生也仅占12.5%。这样的结果出现原因何在?不得不让人深思。在下面的内容里本文作者提到了问题的根源己见。

W2:调查结果显示的另一劣势体现在男生这个群体中,在上述提到的优势之一“课前预习”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如图所示:男生经常预习的比例很小。此外男生对专业喜爱的程度远不如女生。正如另一项结果表明男生综合成绩不及女生。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基础,是百分之百专注某件事的前提,兴趣和目标关系着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W3:除了一些学习习惯的调查,此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专业喜好、职业目标及自我评价的开放式问题。我们把“不喜欢英语专业”和“无职业目标”视为部分学生存在的劣势是因为:调查结果分析中发现专业喜爱程度,是否有职业目标与综合成绩高度相关,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经常访问英文网站”人数比例很小的这部分群体都具有职业目标。39.1%的学生表示英语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35.9%的学生目前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两个数字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高达57.8%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并不满意,仅有3.1%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本文作者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缺乏毅力和达不到预期学习的效果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更有不占少数的学生提到:“自己已经努力了,但是为什么看不到成效?”,自制力不强,无法有效提高英语水平这一劣势的存在不完全是学生主观因素造成的,客观因素也不应忽视。

W4:听力和口语仍然是学生们反映最多的学习困难,也是学生存在的劣势之一。如图所示:来自农村的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发音不满意,甚至缺乏自信,但城市的学生不存在这方面的困难。这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所就读的初高中教师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忽视了对学生发音进行纠正的重要性;二是方言的弊端,河南周边的农村有各自不同的方言,河南地方方言与英语发音有明确的相关关系,普通话好的学生英语语音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话差的学生.

O& T: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上述劣势,在学生是否采取积极向上、采取主动态度以及学院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既可成为提高英语水平的机遇也可成为制约英语水平提高的威胁。如何将劣势转化为机会,扫除一切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绊脚石将在第三部分做详细解释。

3.其它调查结果

如上述,家庭所在地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众多老师不谋而合的想法,在本次的调查分析中并未得到可靠的依据,听力成绩与家庭所在地相关性不大。此结果可能与进入大学快两年进行的这次听力成绩相关,一些主观上认为听力困难的农村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客观成绩上已经显现不出家庭所在地与听力的相关性。从上一图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词汇量和语法方面困难的学生比例城市高于从村。词汇量和语法方面强弱更多地取决于英语学者记忆过程所付出的努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农村的学生比城市学生更用功。

三、有关SWOT分析的思考

1.针对优势1,教师应在课堂上以赏识或表扬的方式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或全体学生了解他们在课前预习方面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动力,有助于学习坚持性的培养。但是,课前预习背后可能的劣势是:很多学生预习的重点是查生词和看课文中文翻译而且还占用大部分自学时间。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合理、科学地预习。否则,将会是本末倒置。经常观看原声英文电影的人数所占比例很大,针对这一优势,可以安排每周两个学时的英文电影欣赏课,欣赏课上任课教师可以对电影中的部分对白表达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解释说明,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会一直处于升温状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在观看电影中重视语言表达和文化知识的思考的好习惯,而非只关心电影情节。

2.分析令人不解的劣势1的原因应该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原因:学生本身缺乏学习毅力和学习自控力,然而毅力和自控力的缺乏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一些外界客观因素影响的。如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课外娱乐活动确实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导致一些学生处理不好事情的轻重缓急,无法做到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此外,学生在预习时间的分配上存在误区,往往给予预习的时间很多,复习和练习的时间很少,从而削弱英语综合水平上升的空间,这很有可能是那些自称“很努力”的学生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否是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一定程度上影响此结果。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很紧,一些学生声称与英语相关的众多科目使他们感到乏味,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是否可以利用相关科目一体化、课时集中化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当然这只是不成熟,无数据分析根据的想法,还需要向一些英语专业具有优势的国内院校借鉴经验。

3.劣势2提到学习习惯上性别的差异。男生的目标性极强,这一点是令人欣喜的。调查分析的直观结果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目标性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为什么目标性强的男生群体会出现成绩不如女生这样的劣势呢?二者是不是相互矛盾,其实不然。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这种现象,一是男生的人数少,成绩也是相对的;二是男生的目标性尽管很强,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的目标职业几乎与英语无关,在问卷中一名男生在目标职业一项中写到:希望从事与英语不相关的职业。对如何增强男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是不是可以建议鼓励他们学习一些有关经济、贸易的知识,使他们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英语水平对他们将来从事职业的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4.劣势3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表示学习过程中很迷茫,这导致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无兴趣,没有学习动机,所以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定期举办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指导的讲座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动态,学校、学院在这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明确的成就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促进学习坚持性。

5.针对语音有困难的农村学生教师应给与一对一的指导,鼓励他们学习普通话,切实克服发音困难。并对一些不自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消除他们学习英语的焦虑心理。

四、结语

本调查分析发现,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存在的劣势都受无目标、无兴趣这一劣势的影响,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至关重要。正如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年龄、兴趣和心理、环境、习惯。林格伦(Lindgrern )通过对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发现在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兴趣”占25%。在众多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的因素中,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三者缺一不可并相互联系。将学生存在的劣势变成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和优势需要学生主观的好习惯的养成和努力,根据SWOT分析取长补短;也需要学院和教师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短期或长期目标。帮助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消除因为不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产生的消极或回避态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积累的过程,是达到听说读写能力应用自如的铺路石,教师应以正确的导向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继续他们学习英语的坚持性。

参考文献:

[1]丁君.河南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3(1).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之“说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