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把握世界的窗口

时间:2022-08-14 02:36:51

阅读,把握世界的窗口

【摘要】所谓“三本”,是指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少自主选购、自主阅读一本课外读物,每学期摘抄一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读书摘抄本,每学期书写一本汉字书写临摹本。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努力探索、实践和落实小学生的“三本学习”之路,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本文就是针对学生“三本学习”中“课外阅读”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课外阅读 地位 兴趣 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好母语――语文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培养,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对课内知识的应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落实并养成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明确地位促阅读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学生拓展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增强理解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达到要求,我们开展“三本学习”。刚开始有家长提出质疑:大力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会不会对他们正常的学习造成影响呢?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例子,它只起“举一”的作用,为课外的“反三”奠定基础。课外阅读内容丰富,超越时空,包容无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只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读有益的书,不但对学习没有影响,反而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语文成绩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没有一个不得益于课外阅读。

二、培养兴趣激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就顺利多了;如果学生怕读书,就会马虎应付。一个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强烈期待。在学生接触具体的作品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轶事、作品人物和故事情节等进行一些烘托性介绍。如,刚教完《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小说的内蕴,我在班上向学生介绍了《三国演义》全书的风格、特点及主要情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生动、精彩的故事使同学们大饱耳福,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阅读文章原著的兴趣。

三、丰富资源保阅读

充足的书籍是保障学生能开展正常的课外阅读的条件之一,沐浴在我校市级“书香校园”里的学生,身处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每个教室都设置有“图书角”。我发动每位学生从家中带来3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充实图书角,另外还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甚至书店的作用,有计划、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名人佳作,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此外,我还利用自己的藏书丰富他们的阅读。如我收藏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不仅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连我也爱不释手。我把自己的书借给学生轮阅,班里很快形成了“马小跳”阅读热,学生的阅读热情被高涨激起。

四、养成习惯乐阅读

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他的成败。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爱看书的好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1、用心阅读勤积累。

儒家大师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还要求学生做到“手到”。一个人读书,如果只去读,不用笔做记录,看似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但时间一长,收效并不大甚至一无所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少年时代的老师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教导学生多读书,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深刻理解,不能走马观花。在他的指导下,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并且做到随手记录,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是那么认真、那么勤奋地读书。因此,我指导学生选好阅读材料后,要求他们把读到的好的词语、段落、篇章随手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交流阅读育信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成功常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尤其是学生,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得到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夸奖,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使课外阅读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如在班上掀起读“马小跳”热之后,我抓准时机,既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也让他们写读书心得。一向不太爱学习的王军在读后感中写到:“我最喜欢马小跳,他和我一样淘气,不爱做作业,爱惹事,仿佛就是我的影子。他的爸爸叫马笑天,是玩具厂的厂长,从来不因为马小跳的学习成绩差而打他、骂他,所以马小跳整天都很快乐。可是,在我家里,为了我的学习,爸爸妈妈不知动了多大肝火……我非常羡慕马小跳。”我趁机引导他:“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你能想到自己,说明自己在成长,在前进。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改掉身上‘不爱做作业,爱惹事’的坏习惯,得到的快乐将会更多,更多。你说是吗?”这以后,王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纪律、学习成绩明显有了好转。可见,良好的阅读交流加上及时的鼓励、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功感,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3、自觉阅读养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博览群书,成为有出息的人。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看书,每天半小时,甚至更多,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算不去命令他看书,他也会十分自觉。也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又要参加特长班或者其他补习班,觉得时间不够用,再加上热衷于“游戏”或者“卡通”片,所以不喜欢看书。

教师是引导者,应注意克服学生的不同情绪,既要给学生订出合适的阅读目标,以促使他们不懈地努力,又要避免“书迷”、“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现象产生。学生只要自觉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其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课外阅读组织得好的,教学效率就高;凡是课外有益读物读得多的学生,学习效果就好。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知识,丰厚知识底蕴,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世界和未来的知识之窗。

参考文献:

张必东主编 《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系(第三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电视视频与计算机局域网视频... 下一篇: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