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时间:2022-08-13 11:42:08

初中作文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不少教师感到作文难教,虽苦口婆心,怎奈收效甚微;很多学生感到作文不好写,虽绞尽脑汁亦不能让老师满意,面对着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的叙述,学生自己都感到作文可提高的空间实在是十分巨大。对初中作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探讨和思考。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写作的强烈愿望。

1.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小练笔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课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片段或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可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如《社戏》,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描写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我询问了他们童年曾经最喜好的游戏,他们曾经与哪些小朋友一起玩,在什么地方,怎样玩的。让他们放学后再玩一次,重温当年的乐趣。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对童年生活的追忆。这样的小练笔非常成功――他们有东西写,知道怎么写。

2.善于发现并鼓励作文中的亮点

学生作文的亮点是相对的,有的是与其他同学比,有的是与自己过去比。亮点可能只是一个词语的准确使用,或者只是一句写得得体的话。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给予鼓励,能给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就会萌生写作的欲望和冲动,乐于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诉诸笔端。有一次,面对一篇语句不怎么通顺,错别字也不少的习作,我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能用真情实感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很好!如果能在草稿纸上反复斟酌,精心修改,写出来的句子更流畅些就好了。”这个学生由此受到鼓舞,经常把自己的日记拿来让我提意见。

3.阅读精品美文

当代的名家名作是作文的典范。从记忆里,从各种资料和网络上选取篇幅短小、生动感人的精品美文在班上给学生朗读,营造令人向往的氛围。印发生活气息浓厚的经典美文给学生自己阅读,让他们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创作的欲望。

二.重视学生语言积累

有的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文章,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是因为他们阅读量少,生活积累不够。

1.从生活中积累

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为作文提供活水源泉。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如,观察动植物生长,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留心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特别是事情中人物独特的言谈举止。

活动就是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并从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如举办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学校其他活动,如歌咏比赛、体育运动会等也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2.广泛阅读

语文学习中,找一些与课文主题、写作手法相关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倘若再来个小练笔,学生的写作积累就会充实而丰富起来。

课外阅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是写作积累不可或缺的。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水平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目,鼓励课外阅读。教会学生对积累的语言、材料等进行梳理归类。建议学生阅读要融入自己的思考,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对话。读完一本感人至深的书,要掩卷沉思,细细体味,慢慢咀嚼作者那巧妙的布局、生动的描述以及独到的人生感受。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下读后感。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进行适度的背诵。

三.通过批改和讲评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尽管初中生的作文不能激发我们的批改兴趣,尽管作文的批改使我们大量的时间耗费其中,甚至会牺牲一些休息日,但我们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能有丝毫马虎。错别字、病句一定要标出,让学生订正;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指出来,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把学生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标出来,让学生保持并发扬;学生的精巧构思、独特的写作方法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作文要鼓励学生自己修改,每次修改哪怕只有一、两处变动。努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批改作文。

作文讲评,首先要表扬写得好的学生,说出他们好在哪里,并阅读他们的原文。表扬时不能总是局限在几个同学身上,虽然写得好的往往就是他们几个人。努力扩大表扬面,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其次,指出作文中仍然存在着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学生将修改稿写在一个专门的写作本上,他们自己会看到写作的进步,体会到作文修改的价值。评讲后,将教师的“下水文”印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在阅读了“下水文”后,对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一次修改。

陆文海,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上一篇:明明白白看“牙医” 下一篇:青春总是突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