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阅读

时间:2022-08-13 11:32:09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学生思维开发之地,教师应把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这一问题,文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阅读 语文教学 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学是学生思维开发之地,教师应把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应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教师要好好地引导学生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此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要培养学生从小就爱看书,教师首先要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在一个人一生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生正处于智力飞速发展、获取知识的大好时期,课堂45分钟,课本上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而且要把教育的“触角”伸到课外,指导学生正确地独立阅读,使他们不仅热爱读书,读优秀的书,而且有善读的能力。这对学生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营造民主宽松、主体参与的阅读氛围,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激发创新欲望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愉悦民主的阅读氛围。这样,学生就愿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到见解,在阅读中创新。对于学生来说,课文读准、读通是一个难点,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爱读,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鼓励。当课堂上出现异样的声音时,教师不应该即刻否定,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里。只要教师用恰当的方法加以鼓励、引导,或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让学生反复读文,或让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就会敢想敢问,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渴望探索知识、创新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独立阅读,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首先涉及自觉性的问题。教师不可能总在学生身边如一个“监工”一般来管制,逼迫他去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书中的世界是一个浩瀚奇妙的世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欲望,应让他看到这个世界光辉灿烂的光芒。可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用这些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可用你对书的痴迷、热情去感染他,可用同学们读书的劲头、好的风气带动他……总之,在这个人与书的大集体中,有融合,有吸引,有一种对阅读的渴求。

四、说说演演,融入角色,使学生乐于创新、

兴趣是影响求知欲调动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大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能学好,并且有所创造,“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乐于自我表现。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打开思维之门,快乐地参与学习,更能诱发创造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如果采用课堂表演的形式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感情,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逆向求异,使学生融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孩子们有些好的想法、好的问题会在一刹那间产生,也就是我们说的顿悟。对此,教师应善于捕捉,并加以肯定、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养成沿着新颖的正确的思维方向,对创造性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时,在讲到“为什么狐狸说葡萄酸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狐狸不想让别的小动物吃,所以就骗别人说葡萄是酸的。”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可见他们还有自己的想法。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狐狸因为自己摘不到,只好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还有同学说:“有的葡萄看起来好,也有酸的。狐狸这样说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孩子们的思维是那样活跃,在他们眼里狐狸并不狡猾,很可爱,也会动脑。这一过程使学生能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学生积极地求异创新的思维应该给予肯定,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完全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去独立阅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还不善于选择,读书的方法还不科学,学生自学也需要教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引导学生认识思维规律,重点在学习方法上的掌握,只有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去。

七、读读画画、画画想想,使学生善于创新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读在课外学习中,可以扬长避短,减轻学习的负担。读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当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受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阅读的平台

随着学生对阅读的深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己所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当然,有检查才会落实,有落实才会促进。如果放任自流,则肯定不会有上佳的效果。长此以往地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实践能力、阅读能力都会明显提高。

总之,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才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从而有所得,有所乐。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学生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天地。

上一篇: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感悟先哲智慧,沐浴“仁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