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时间:2022-08-13 06:35:30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摘 要: 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又是青年学生成长及精神皈依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又可以通过发挥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加强学生社团组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路径形成阵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人们长期实践中升华、凝结成的理论体系由晦涩、抽象的理论形态展开其自身,并以理论指导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实践中得以现实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高校校园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校园文化是产生和发展于校园范围并以校园物质和精神形态为其表现形式的精神范畴。以校园为实现条件,以学生为对象,以教师为主导,以继承和发展人类在实践中收获的一切文明内在质素为目标,由校园全体师生员工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营造的物理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的总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设计和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步发展的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遭遇了来自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冲击。高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聚集之地,同时是来自各种文明体系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冲突的地方。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支撑,肩负着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他们一方面要承担起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继承和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则要在各种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浪潮中保持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追求。这在给广大学子带来思想自由和创新的同时,也使少数学生出现了信仰、理想、道德等价值取向方面的偏差。因此,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为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及行动指南,服务无产阶级全体劳动人民以指导其实践是其根本旨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首先要求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某个层面的实现过程,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在其大众化过程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实践的意识形态,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不断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目的性和计划性影响,以使其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中产生的一切优秀成果从抽象的、个别的理论外化为具体的、普遍的价值原则和实践原则。

(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高校校园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土壤,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均在这片土壤上进行。因此,适宜的校园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片土壤上的传播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把社会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方面,故校园文化包括物质表现形式与精神表现形式;物质表现形式是其外壳,精神表现形式是其核心。物质表现形式如校园的建筑、硬件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壳;精神表现形式诸如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术氛围、教师教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在其物质外壳上,而且要在其精神核心上下工夫。

(三)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及精神皈依的需要

青年学生大多是八零末至九零初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成长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他们有着较高的学养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时,青年大学生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很强的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和信仰树立。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一)主渠道建设及其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这种教授绝不应是把抽象的、陈旧的原理和教条单向灌输给学生,应当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学模式,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在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中达到教学相长。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二者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马克思主义这一“体”的两个方面的“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建设上,需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学术性的马克思主义因其系统化、科学书、抽象化的特点,不能被学生感性直观到;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已然内化为实践指导原则的马克思主义,因未被概念化而流于感性。这样,在校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渠道建设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创新。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科学地、有机地、符合学生需要地编入教材中。教学模式方面应当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增加如课堂讨论会、马克思主义讲座等环节。同时应使其符合学生由感性超越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关心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人本主义关怀。列宁说:“工人特别容易明白和领会社会的纲领,因为这个纲领所说的全是每一个有头脑的工人看见过、经历过的东西。”[2]学生和工人一样,都是由对自己生活有着大量直观感性经验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一旦马克思主义能与学生最深刻的心理需要相符合,同时能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那么马克思主义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能立刻拉近,实现学生生活中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生活的双向互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大限度地被最大多数人由认知到认同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最大范围和深度的大众化过程。这个过程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中国共产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的弘扬

我党在94年的风雨历程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我党精神理论建设的宝贵财富,同时成为我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革命建设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密切联系群众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反思,并通过反思提高认识取得进步的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在党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必须大力弘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2.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的发挥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促发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手机、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网络媒体给报纸、电视、杂志、广播这四大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统计,截止2014年3月,微博服务的PC端和app端用户量总计3.96亿,而微信服务用户量更是达到6亿有余。网络媒体以其传播的广泛性、交互的即时性及创新的持续性等特点[3],日渐成为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实现大众化的有效工具。在新的条件下作为高校喉舌的校党委宣传部必须抓住和发挥网络宣传的主控权,一方面要正确引导校园舆论、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对依托网络的校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充分认识并发挥网络宣传的主控权优势。与传统宣传和教授方式不同,依托网络媒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更强调学生的主题性地位:学生不再是教师的传播客体,而是对信息选择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传播公信力和传播的针对性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对高校党委宣传部的职责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选择性,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推行校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学生社团中马克思主义的渗透与大众化

高等学校的学生社团是自发建立在学生相同兴趣爱好、特长、观念或需要之上的学生团体。是学生学校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的学生社团根据其组织目标和组织方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类型。近些年,学生社团发展已从彼此相对独立、各自相对单向度发展的格局向着社团之间扩大交流范围和深度,彼此竞争、彼此带动、彼此借鉴和融合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之下,在学生社团组织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具体到社团建设及实践上,首先,应当发挥学术理论型社团的作用。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及相关社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学术魅力和对认识和实践的强大指导力量,同时在外部条件上予以支持:邀请高校党委宣传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邀请有良好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生加入社团或担任社团骨干、搭建社团间交流互动平台以促进社团间理论和实践的交往。其次,应当发挥兴趣爱好型社团成员的数量优势,通过社团的互动平台使其广大成员更多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对其产生主动学习兴趣,建设和发挥社团的思想性。再次,应当重视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实践能力,马克思认为人类是在劳动中自我创生的,劳动即实践。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发挥社团间互动平台的作用及对实践的强调,可以建立由社团到高校到社会,再从社会到高校到社团的一体化运行机制,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及路径研究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一般来说包括校园学术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等,它是大学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教育性、先导性、传承性、创新性等特点,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提升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高校的精神和教育品味,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一方面可使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获得明确的目的性,赋予其文化生命力,避免其流于“大众娱乐”、“为娱乐而娱乐”而丧失根本思想性,另一方面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实现大众化。需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和布局管理。首先,应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科学实施。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目标性、组织性的工程,没有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就会盲目散乱缺乏目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传播会失去效率和针对性。其次,应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学生的文化艺术作品中,使其与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应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载体,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会、知识竞赛、音乐节、电影节、体育节、知名学者讲学等方式扩大受众群体,并以学生广泛使用的微信、微博、QQ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列宁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3]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9).

[4]朱琦.略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

[5]童毛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着力点[J].江苏高教,2011(2).

本文系贵州大学宣传部2014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商业信用与财务风险研究 下一篇:当手机绑定学生话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