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农业科普期刊的空间

时间:2022-08-13 05:04:20

拓展农业科普期刊的空间

农业科普期刊的基本功能是积累、传播和交流农业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中介,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农业科普期刊的办刊环境、读者对象、发行渠道、收入来源及整体经营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在经历一个由盛而衰的滑落轨迹。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认为农业科普期刊要在21世纪如林的期刊市场上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找准定位

面对农村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办刊环境、读者对象、发行渠道、收入来源及整体经营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找准定位,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是农业期刊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要找准功能定位。农业科普期刊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有效载体。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进行有效的传播,才能被生产者了解和认同,从而将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农业科普期刊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期刊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其次要找准读者定位。期刊只有进行准确的读者定位,编辑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读者提供“对胃口”的精神食粮,读者才愿意为此“买单”。办好农业科普期刊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要根据当前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和读者对科技的接受、吸纳能力选题组稿。在宣传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时,既要考虑其先进性和新颖性,更要考虑其推广的可行性,即实际、实用、实效。要根据读者的需要设置栏目、选题组稿和编辑加工。在目前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农业科普期刊必须根据读者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栏目策划、信息采集和稿件的编辑加工,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科技的“棚架”问题,让农业科技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参谋》设立的“专家论坛”“读者点题”栏目每期都有种养方面的专家根据当时农民生产、生活当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为农民解疑释惑。“参谋热线”栏目,更是在专家和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农民遇到难题时,可以直接与专家交流,真正实现了“专家天天下乡”的目标。

选题策划是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期刊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突破口。期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选题的竞争。编辑要围绕每一阶段的宣传重点或可能“做大”的新闻,确定报道方案与编辑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从来稿中筛选稿件或约请专家撰写稿件。强烈的策划意识,高超的策划能力,是一个优秀编辑必备的素质。因此,编辑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同时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强化选题能力。

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拓展优质稿源

培养作者队伍是期刊“个性化”“特色化”的保证。期刊的竞争实际是优秀科技人才和优秀稿源的竞争。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期刊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高质量的稿件。培养作者队伍,一方面可约请一些业务水平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稿,或请他们就某一类技术在刊物上开设系列讲座;另一方面,要在各地物色一批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农业工作者,请他们把基层工作的经验及其科研成果及时整理发表。建立庞大和巩固的通讯员、联络员队伍,是保证稿件信息来源、提高刊物质量、做有米之炊的基础,也是办好杂志、扩大发行量的有力资源和动力。《农家参谋》多年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先后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农业大学科技点播台合作共办栏目,走资源共享的合作化办刊的路子,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搞好调查研究,了解读者所思所需。编辑只有经常深入基层采访调查,通过各种渠道与读者对话,倾听读者的呼声,了解生产形势,了解读者需求,才能组织出高质量的稿件,办出高质量的杂志,指导生产,为读者解决问题。如进行实地考察,编者与读者见面听取意见;书面调查或开读者座谈会,请他们谈意见和体会;利用读者来信、来访,搜集反馈信息,针对读者的需求改进办刊内容,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农家参谋》杂志社全体编辑于2006年7月到河南省范县高码头乡举办了编读见面会,通过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让读者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和学刊用刊情况,提出他们对办刊的意见和建议。编辑们还参观了范县的板材加工基地、羽绒加工基地和经济林示范基地,让编辑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有了更为真切深刻的认识。《农家参谋》还专门开设了“读者点题”、“读者评刊”、“编读往来”栏目,编辑根据读者来信提出问题约请专家进行解答,积极采纳他们来信中提出的有关办刊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让读者也积极参与到办刊中,真正实现编读互动。

这些专家经常下基层解决问题,对生产实际了如指掌。作为编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下乡,我们提出编辑要和专家交朋友,除了跟专家约稿,还要定期不定期地拜访他们,向他们了解基层生产实际情况,以便编辑编采稿件时更有的放矢,编出的杂志才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贴近农民的需求。

注重“适地性”,兼顾“普适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农业科普期刊一般为地方性刊物,所刊登的农业科技文章因要求具有“适地性”而难以“全国适用”。农业科普期刊应力求将其纯农业技术栏目办得适合主要发行地区读者阅读,使“适地性”成为刊物的“卖点”之一。而对生活服务类内容要有新颖性和可读性,以增强其“普适性”,提高刊物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在牢牢把握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的同时,根据读者需求和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农家参谋》的技术类栏目,主要约请河南省内科研及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根据各个时节河南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出现的问题,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先进适用技术介绍给农民读者。《农家参谋》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及时开设“走近科学”栏目,刊发了诸如《“鬼剃头”之谜》《“水鬼”作怪真相》等文章,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匮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农家参谋》积极联合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开办了“以案说法”栏目,对农民开展生动的普法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孩子的厌学、网瘾、早恋等问题困扰着许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许多家长迫切想寻找答案。《农家参谋》及时开办了“家教有方”栏目,将一些有效的教子方法和成功的教子案例介绍给处于困惑中的家长们。

增强读者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农业科普期刊要树立为农民读者服务的意识,并将服务与编辑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正如《农村百事通》副主编谢思和所说,在媒介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读者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分散,期刊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考虑如何全方位地去为客户、读者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在办刊过程中对读者进行读前服务、读后服务,这种全程服务意识构成了新时期读者服务理念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增加杂志对读者的亲和力和信任度,稳定和壮大读者群,扩大发行量,是一种软投资、硬回报。未来期刊的竞争,将成为以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读者群的竞争。目前期刊为读者服务有以下几种形式:

刊内设置专栏。在期刊内设置固定专栏和版面,定期专门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会起到亲和读者、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农家参谋》杂志专门开设“编读往来”、“读者点题”、“读者评刊”等栏目,从读者反馈的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为读者排忧解难,还强化了读者的参与意识。这样,就变“单向传播”为“编读互动”,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刊物定位,及时调整刊物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

设立读者服务部。1996年《农家参谋》专门成立了读者服务部。我们将每一封读者来信由专人登记,然后按编辑栏目分工分发给每位编辑,由责任编辑具体对信件进行回复,回复情况由登记人员督促和记录。对来访读者也根据栏目分工由编辑热情接待,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编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帮助联系专家或将专家的联系方式提供给读者。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多年来,在为读者提供技术咨询的同时,我们为读者邮购过各种作物种子和树苗、科技图书和光碟,以及防盗器等,还联合有关技术推广部门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这些为《农家参谋》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作者单位:农家参谋杂志社)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简论电视新闻人物的报道 下一篇:物我两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