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8-13 04:53:17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做法

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旨在使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文学学识修养及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中小学生语文素养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并强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能力中心论的影响,语文教学一般只讲“听说读写能力”等语文能力,教学活动单一,忽视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导致小学生语文知识面狭窄、语文能力比较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吸收积淀能力弱,缺乏文化修养,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如何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谈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盲目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随即提出问题:“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便“变苦为乐”。如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数学生说是椭圆形的,这时他们也认可达芬奇对老师说的话,是呀,鸡蛋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老师一直让达芬奇画鸡蛋呢?这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鸡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状,最后点明老师让他画鸡蛋是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基本功只有靠刻苦训练才能扎实过硬。

二、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是技能课,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识字不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过程本身就是接受祖国文化熏陶的过程。写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门面”,还能受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染,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本质功能是理解文字承载的意义内涵,是接受特定文化的浸润,是与文章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背诵、默读、浏览、精读、研读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影响,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终身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功底。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创作、有创意地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样地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大量时间、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利用写字、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不断优化语文素养,取得可喜的成效。

三、从语言材料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课内、一条是课外。课内,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朗读、背诵、积累、感悟、体验优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养良好的语感;课外,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大环境中学习语言。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让学生在母语环境中不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机制,自然而然地提高语文素养。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动。学生在不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材料。每当优秀的语言材料内化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广义上的语文素养也就得到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内和课外获得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能够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催化剂的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使学生在积累展示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过程中发现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结合我校的“经典诵读”的主题活动,在班内不定期开展诵读活动、朗诵会。结合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谈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掌握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朗读记忆,还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深层次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3)开展阅读文学经典书籍活动,倡导国学育人。向学生推荐精选的古代经典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培养文学素养。(4)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进行调查访问等。办手抄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媒介的能力,调查访问则可以实地演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会交流,读书交流活动是一种读讲结合内化阅读体验的实践活动。这样多种活动并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学得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品质。它的发展和培育,需要学生的努力和教师多渠道多方面的引导和激励。

上一篇:“速度” 概念教学中极限思想的渗透 下一篇: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