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餐饮为何变身李鬼

时间:2022-08-13 01:03:51

洋餐饮为何变身李鬼

在西北长大的郭园一向对面食情有独钟,尤其是单位附近那家叫“秦鸿”的饭馆,里面有地道的陕西哨子面、油泼面,可是同事却更喜欢去附近商场美食街的“味千拉面”。

如今看来这真是个大错误,八元一大碗的陕西臊子面端上来原料一目了然,汤底里的萝卜、豆腐、肉丁等配菜都清晰可见,而二三十元一碗的“味千拉面”价格高不说,配料也不公开透明,只有白汤一碗。

当然,一直以来,味千拉面宣扬的都是“营养丰富”的形象。“一碗汤的钙质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10倍,同时拥有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43种元素在内的营养物质。”甚至有中国农业大学为其所做的营养鉴定作为佐证。

但最近有媒体质疑,号称用猪骨熬制的味千拉面汤底其实是用专门的汤粉、汤料调制出来的,每碗汤的成本不过几毛钱。并于日前得到证实,农大出具的报告仅针对浓缩液,而一瓶浓缩液则可兑出数十碗白汤。

洋餐成食品丑闻主角是偶然?

这不过是今春以来,在中国相继发生的一连串令人作呕的食品安全丑闻的一瞥。在经历了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激素黄瓜、山寨北京烤鸭、农药浸泡的毛血旺之后,那些对进入中国市场趋之若鹜的洋餐饮,却并没能抓住时机固化国人对洋品牌的信任与崇尚,反而趟了浑水,先后成为食品安全丑闻的主角。

8月初,广东一家肯德基门店外堆放着几箱豆浆粉原料的图片,在微博上迅速“蹿红”,并引起热议,“街边的豆浆还是煮的呢,那么贵的豆浆竟然是豆浆粉!”有媒体曝出肯德基所使用豆浆粉每杯成本仅为7毛钱。接着有数名曾在肯德基工作过的人员披露,后厨里用于炸鸡的油4天才彻底更换一次,食物掉在地上继续卖,生产日期随意更改等。

麦当劳也不甘落后,先是问题鸡翅惊现蛆虫引起消费者恐慌,接着又被拍到一箱箱包着保鲜膜的汉堡原料面包的货物在烈日下暴晒,完全不顾可能滋生危害消费者的病菌。网友调侃,“晒晒不发霉”,“是晒热了直接不用加热了?还是晒晒更健康啊!”

近日有媒体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全球第一大软冰激凌品牌“DQ冰雪皇后”,其奶浆是北京艾莱发喜所生产的,其实是“八喜”牌冰冰激凌。DQ中国商上海适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正在向供应商获取相关材料证明,并强调从未宣传过自己的奶浆是进口的。

还有曾被曝光,在中国销售过期食品的吉野家;在最新的香港食物安全报告中,被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的雀巢脱脂高钙牛奶饮品……虽然雀巢这款产品并没有在内地销售,且属于个案,但是依然让本已百炼成钢的国人质疑,难道这都只是偶然吗?下一个偶然又会在哪里出现?

为何到中国就成了李鬼?

这些“偶然”深陷丑闻的高档“知名”洋品牌,其实在它们的老家都很“平民”,但并不妨碍他们为良好的信誉度恪尽职守,为何一经“移植”中国就变得面目可憎了呢?一个在海外经营了三十几年的企业,植入中国十几年后,就丢掉社会责任感与优良的企业文化,责任到底在谁?

《西安晚报》一项小范围的调查中,关于“合资、外资餐饮品牌在中国频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65.8%的受访者认为“厂家利用人们对大品牌信赖,降低生产成本”;19.2%的人认为“品牌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对消费者不负责任”;15.1%的受访者表示“有些地方对合资外资品牌可能存在检查不严的情况”。

不错,洋餐饮带给中国消费者的,不仅是口味上的不同,还有饮食文化、管理模式、用餐观念等的改变。曾经,在不少国人眼中,洋快餐就代表着时尚、卫生、享受。然而信任的回报并不是企业自律,道德成为头顶上遥不可及的星空,那么周密的他律、到位的监督就成为必然依靠。

为此,2009年中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其意义重大,其中引进了许多国际水平的食品安全标准。当时,按照新的食品法规定,全国因为达不到行业标准而拿不到执照的乳制品企业达半数以上,而且已经被叫停。

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丑闻,给了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当头一棒。2008年的奶粉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中国政府下令销毁所有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但类似事件还是屡禁不止。

卫生部部长陈竺今年二月说,中国没有足够的监管机构,平均来算,每位监管员要负责的人数过万。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应该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对食品安全隐患作出明确规定,而不是责令食品生产加工商证明已经将非法添加物销毁。

在最近一次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动中,2000名食品安全嫌疑者被逮捕,4900家问题食品生产企业被关闭。甚至,中国最高法院下令全国的法官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人实施更加严厉的判决,包括死刑。

如今严罚在短期内确有助于提高中国消费者的安全性,但政府需要更多的举措来表明其有多大力度来保证食品质量长期安全。新华社报道说,这次执法行动是由“农业、工业、商务、质量控制和食品部门”通力合作的。

也难怪,中国的食品生产体系是庞大复杂的,比美国和欧洲更依赖于小生产产家。加上中国食品市场的总体规模,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打击行动需要调查近6万商家。但如此多的政府机构负责管辖那么多的生产者,一些不法经营者难免就会成为漏网之鱼。

有分析认为,中国形成的食品药品分段监督管理的体制,造成了监管分散。生产领域由农业、质量监督等部门监管,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监管,餐饮消费由卫生部门监管,这样的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监管缝隙”。

乱世峻法是治标的虎狼之药,仅能解一时之痛,逃过这次打击的犯法者可能觉得一旦打击力度减弱,他们将面临更小的风险。而且严厉审判起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有分析认为,减小贫富分化、提高基层小生产者的权利或是长久的治本之策。

雨读根据《纽约时报》、《中国新闻网》、globalspin博客、《广州日报》、latimesblogs等综合编辑。

上一篇:借壳难,难于IPO 下一篇:国外食品监管:棍棒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