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及改进对策

时间:2022-08-13 04:35:49

中美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及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78-01

摘 要 研究方法是学科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比中美两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发现国内量化研究方法本身成熟程度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应用情况也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进而提出了若干具体改进对策。

关键词 行政管理 量化研究 比较

国内公共管理学科量化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逐渐重视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这样一种尚不完全成熟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这一成熟中的学科。目前,公共管理学科量化研究的方法主要还是为使用起来技术门槛比较低的统计学方法。据统计,《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前3期所刊登的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中所用到的方法60%左右是统计分析法。

而美国公共管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的量化研究起步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即有一定研究。相比较而言,刊登在美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等杂志上的定量分析相关文章所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较国内要更为先进和繁杂。

对比中美两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发现国内量化研究方法整体上呈现以下差距:

一、方法本身成熟程度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体现在首先研究方法数量较单一。正如前文所言,国内局限于一两种方法,而美国对五种方法特别是针对系统科学分析法、数学分析法等更加擅长。其次研究方法技术较落后。国外采用的复杂数理模型和程序比国内整体要先进一个时代。第三与传统研究方法融合不够。美国学者比较注重于方法融合,传统领域的学者一般也对量化方法略知一二。同时他们更加注重与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间的交叉研究。

这一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1)国内学者研究时间尚短。因为起步比较晚,公共管理学科整体发展滞后于西方国家等原因,真正国内大规模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还只有数年时间,故而发展有限。(2)缺乏核心研究群体。与美国的主流研究学派都推崇和使用量化研究相比,国内缺乏核心研究群体和权威研究专家,进而使得存在方向不一致,难以形成一盘棋的情况。(3)缺乏成果转化的支撑。由于缺乏平台,国内社科基金、自然基金等各类基金对量化研究类支持项目不多,客观上也制约了相关研究。

二、方法应用情况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量化研究在美国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大选到反腐败都可以用到,与政治、社会等结合相当紧密。而国内目前远没有达到这一步,开展的研究都还是一些基本的、初步的探索,缺乏大型项目的支撑来实现大规模应用。

应用不多的原因除了方法自身的不完善外,主要还在于(1)国内学界对量化研究的认同程度还不高,部分学者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先进性视而不见,或者采取选择性忽略,对量化研究不甚认同。认同程度不高直接制约了应用范围的扩大。(2)部分量化成果信度效度不高。由于部分量化研究学者研究不深入,统计学根底不深厚,导致某些量化研究成果与事实不符,缺乏信度和效度。还有部分学者玩弄统计学方法,没有研究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这些行为都损害了量化研究方法的权威,使得部分不了解量化方法的学者对此产生怀疑,进而直接制约量化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应用。(3)国内学界对量化研究整体上了解掌握不够。量化研究方法运用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对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掌握较好,国内学者由于知识结构限制,对该方法整体掌握还不够。(4)体制制约导致数据信息获取难,缺乏第一手真实数据信息,大规模的应用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三、减小中美公共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差距的对策分析

第一,取长补短,大力借鉴西方经验。当今时代美国的公共管理学很优秀,但是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十九世纪末从比较发达的德国学习借鉴来的舶来品。正如此例,在量化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也应该积极谦虚地向西方学习,积极借鉴西方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做法,并努力“中国化”,以促进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第二,强化方法,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尽快提升国内量化研究的水平,完善量化研究的方法体系,采用更多更完善的方法、模型、技术来推动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缩小中美两国量化研究方法差距的最关键途径。类似于儒家的“内圣――外王”途径,国内量化研究学者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实现方法层次的提升和信度效度的完善,进而为量化研究方法赢得更大的一片天空。

第三,多方着力,大力培育研究队伍。研究队伍的培育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培育一个核心队伍。要形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专家型学者,他们精通于量化研究方法,同时学贯中西。二是形成一个学术梯队。缩小差距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才能实现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三是加大项目扶持,以“扶”带“培”。国内的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等基金项目要进一步在项目扶持上向量化研究倾斜。

第四,加强融合,促进方法间学科间互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争最终是要走向融合,哪个国家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融合上占得先机,走得远,哪个国家就能在公共管理研究上事半功倍。国内学者要摈弃条条块块,从知识结构上更新、从研究方法上融合、从不同学科间互补,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融合,提高定量研究的信度、效度和应用范围,进而促进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广宛.量化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4).

[2]王枫云.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内涵与构成.行政学理论.2009(1).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高职校企合作 下一篇: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