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学案

时间:2022-08-12 06:35:16

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学案

[摘要] 学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步骤。而我们指导学生写学案,正是把教学的重心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变至研究学生的“学”,即“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生本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关键词] 生本课堂 学案 学生

生本教育理念体系提出,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能,把学习活动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思维,提升生命。而我们指导学生写学案,正是把教学的重心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变至研究学生的“学”,即“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生本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一、学案,让学生“学”起来

学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步骤。在生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但能力只有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形成。布鲁纳说:“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时,常常有一连串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我们设计的学案正是较好地体现了这三个过程。学生写学案的始终都处在最佳的思维状态,把不会的学会,把会的理出头绪,质疑问难,最后写出读后感。这是个积极获得、转换、评价的过程,即处理各种信息的思维过程,其复杂度、紧张度、有效度都是教师讲课难于达到的。当学生体念到自学后的胜利感和愉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动力也就形成了。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是以灌输知识为重点,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查、去分析、去思考、去讨论、去独立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主动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它虽然没有努力去记忆材料,但材料却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赞科夫这段发人深省的话,为学案的功能作出了有力的评价,可以说学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步骤,更是生本课堂的源头。

二、学案,让学生“兴”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以往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多读课外书,而学生实际认真去做的就只有那么几个。有的要么是摆个架子糊弄老师或者家长,要么就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收效甚微。老师课堂上要他们读时,一些学生表现得扭扭捏捏,咬字吞吞吐吐,说读书体会时不知怎么回答,习作时无话可写,非写不可时就胡编乱造,应付了事。但如果你要学生写学案,那就不一样了,因为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即自读、释字词、评析文章结构与特色、质疑、思考与练习处理、写内容提纲或摘要、写读后感。学生写学案的过程就是自学课文、自我消化的过程。而为了完成学案,学生便会挖空心思去研究课文,收集资料,积累多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也深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敢想、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敢于质疑教材、质疑教师,敢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所以说写学案,才能激发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生本课堂才能“活”起来,也可以说学案是生本教学的基础和根据。

三、学案,让学生“动”起来

生本课堂,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老师要多创设学生交流的环境,搭建学生交流的平台,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学案正是为学生搭建了这样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案还规定授课前三分钟说读后感。说读后感,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有色的口头语言,这是能力的转换。

学案中有个环节是小组互助,解决疑点。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在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学案设计总是以全体学生为核心,以“主体”的“自动”为前提,以发言、讨论、笔练等为基本方式。发言力求自发性、趣味性、条理性,使学生人人有愿望,人人有兴致,人人在思考,人人在活动,创造生动、充实、热烈的课堂气氛。这尤其有利于激发程度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在既充满智力挑战又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同时,从羡慕他人,到追赶他人,增强“别人能,我也能――能学习,懂学习,学得好,甚至超越他人”的决心。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能“动”起来。

四、学案,让学生“活”起来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而且死板得不折不扣:或把本本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旨,或把本本中阐述的道理视若毋庸置疑的真理。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案为学生求异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阳光,它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绿草地。上课时把共性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教师不要轻易作是非判断。当学生的求异思维驰骋起来的时候,必然会引起链式反应,这时,蕴藏在学生心底的热情、智慧、感情偕同无畏进取的求实精神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我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导师――导出了求知的方法,导出了思维的放射,因而也导出了语文学科的光彩和效率,更导出了生本课堂的“活水”。

学案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平台,它扩充了教材的信息容量,它记载了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和长久思考的轨迹,保留了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和过程中的学习经验。学案真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所以说,学案就是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2]周平儒.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上一篇:仿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