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29 11:11:23

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1篇

要使读者达到“审美自失”的阅读状态,首先要求读物具有吸引入的魅力,有无穷的趣味,能使人手不释卷,如痴如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面对的读物是经教材编者选定的课文,这些课文是否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呢?应该说,大部分入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但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的是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各个学段的阅读实践,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而不能只具备某一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教材除了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外,还必须选择部分非文学作品。就入选的作品而言,有的是作为深究细读的“定篇”(经典名篇),有的只是“例文”、“样本”或“用件”,它们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因此,阅读教学的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从读者的角度看,真实阅读指的是面对作品本身的原汁原味的阅读,那么从读物的角度看,真实阅读指的应该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少数非文学作品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难以达到“审美自失”的境界)。

把这一看法引入课堂阅读教学,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在教材体系中哪些课文可能让学生达到“审美自失”的状态,适合进行真实阅读。“文质兼美”是入选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人选作品与学生的经验密切结合,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难以接轨,即便是经典名作也不一定适合真实阅读。

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阅读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达到“审美自失”的境界呢?我认为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和作品独立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这看似容易,但在实际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教师给定一个时间,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教师在旁巡视,过了一段时间(通常不到规定时间),教师就让学生开展讨论、问答。当学生的讨论或回答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时,教师便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导”向自己预设的答案(多为教参提供的说法)。这样做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有一种“强加于人”的霸权倾向。这种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主动对话权,当然无法激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更不要说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因此,要想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真实阅读的基本条件。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它既是一种阅读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和语言实践,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牢固的精神底子的重任。在立足于学生“审美自失”的体验基础上,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感悟、把握、领会优秀作品的“秘妙”,从中形成适应终生需要的各种阅读能力,养成言语生命的奋发和进取精神。

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把握、领会优秀作品的“秘妙”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想引导学生去领略作品的“美”,教师首先要在备课环节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较好地把握作品究竟“美”在何处。作品“美”在何处?“美”在一词一字,“美”在一句一段;“美”在立意,“美”在章法,“美”在意象,“美”在整部作品。“美”之情形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只有在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中具体把握这些“美”之所在,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领略和把握“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前提下,应通过一定的方式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把握了作品的“美”之所在,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研读状况进行点拨、引导,或者说是“助读”。教师的“助读”主要有感性式助读、理性点拨式助读与理论指导式助读三种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性点拨式助读。理性点拨式助读,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其表现形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乃至互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其目的在于帮助、引导学生找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艺术奥妙所在。

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从而达到“助读”的目的呢?

(一)师生对话。一提到师生对话,我们自然会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为那就是师生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一般的语言问答,而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和彼此接纳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这一对话过程,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给予学生以挚爱、尊重和信任;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双方在知识、智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正是这些差别,决定了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审美趣味和先期解读文本等方面的优势,在文本解读上起示范、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给学生提供进行阅读对话的‘脚手架’”,对学生的解读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在瞬息万变的对话交流中,能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以提问、提示、说明、示范等方式,把他们的思想揭示出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二)生生对话。其形式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问的对话交流、全班性的课堂讨论等。学生之间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差异不大,少有心理隔阂,容易沟通;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情感态度和异于他人的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势必存在着差异。对话给学生提供了互相了解和交流碰撞的机会。钟启泉教授认为,在对话过程中,“来自他人知识为自己所吸引,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对话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更无法指向“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艺术奥妙。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不断叩问文本;在交流中真诚地展示自我,不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既了解他人的思考结果,也了解思考的过程、步骤和方法。

(三)与文本乃至互文本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既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提,又是保证学生真实阅读的基本条件。但是,仅仅着眼于单个的文本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孤立的,它指向以前的文本,联系着未来的文本”,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都是在互相指涉,互相影响。阅读任何文本,都会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指性关系,并影响文本的意义诠释。因此,教师可以也应该有意识地采取互文本对读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将单个文本置于多文本的关系网络中展开阅读对话。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解读和理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把握住文本作者最具创造性、最具有言语生命个性的地方;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视界,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文本,不断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有学者认为:教师应该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作为旁观者的教师,对教学进行冷静的观察和调控;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视界融合;教师既不能太强势,也不能太消隐;要随时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作隐性的调节。教师还要明确,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更好地理解艺术奥妙的手段。因此,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之“不朽之文字”,依托体验与理性的两翼,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直接面对作品、感受作品,在与文本、教师、伙伴的对话交流中追逐美的契机、接受美的熏陶、体悟美的真谛。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文本阅读教学 学生主体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培养具有高科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生呢?我认为主要阵地在课堂上的文本阅读。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深,或游离于文本之上,架空文本;或漠视文本阅读,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环节花样百出,只求新奇,不求实效。课堂文本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对文本的再创造能力。

文本阅读是相对于读者而存在的,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让“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帏秘史”。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它既是连接文本和读者的中介,又是整个阅读理解过程的凭借。任何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在强调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应更好地发挥阅读过程中师生互动作用和作为阅读文本的“例子”作用,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

从文化学角度看,阅读就是一种修养。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文本的阅读,任何国家的教育都需要文本的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出现了电子文化、网络文化,但是几乎任何人的成长都摆脱不了课本文化的影响,都离不开阅读。正如余秋雨先生这样评论书籍的功能:“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文本阅读要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文本)的实际;二是学生实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都不同。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和真实水平,引导学生大胆地富有联想地阅读。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区别,放飞想象的翅膀,达成阅读教学的内在和谐。

文本阅读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文本教学时应该如何做呢?

一、文本阅读具有整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如果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那么就会从根本上违背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无法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比如《我与地坛》节选中如果不从整体看,就看不出“地坛”和“母亲”的关系:“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启示,所以,地坛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整体上把握后,可以看出“母亲”和“地坛”的内在联系。

二、文本阅读具有感性性

对文本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感知和积累的过程。这一个特点就决定了在课堂上要关注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要读者全身心去感受,在二者互动和碰撞中,展现作品的意义。只有把握这一特点,才能从文本深处发掘其思想感情。比如《十八岁和其他》中“两代人的矛盾”部分,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自己和父亲之间是否有过矛盾和冲突,自己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现在再想想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谈论之后,我明显能感觉到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学生对于文章作者扬子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的建议有了更好的理解。

三、文本阅读具有人文性

文学的熏陶感染是青少年精神的食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例如中国的古典名著,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散文,等等,它们才能培养高尚的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四、文本阅读具有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文本的“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驱谴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填补。

五、文本阅读具有生活性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并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只有把文本的教学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当中去,才能真正打动学生。一旦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与文本相印证,那么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的经验,来领悟生活中的意蕴,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例如《祝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专制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她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制度对于劳动妇女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就和冷酷。教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本。

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让阅读成为学生这一主体的生命需要。一些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读得津津有味,一到课堂上却提不起兴趣。阅读应该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为兴趣而读。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解读文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个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情感,注入自己的思想,以独特的生命体验解读出鲜明的个性超越。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课堂阅读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方法

农村课堂阅读教学有两种普遍性的倾向:一是农村教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本,以教为中心,学围着教转,先教后学,教学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明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感知,却没有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二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没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依然把学生视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灌输,使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怎样摆脱这种倾向,把阅读教学引向理想境界,让阅读教学也有精彩呢?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激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便通过情意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动力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不断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介绍作者,激发学生情意

阅读教材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情感真挚的课文,也是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及其独有的人生感悟都会灌注到其作品里面。因此,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和一位思想丰富的人物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对话就贯穿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教育。特别是作者的奋斗精神、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起着情移默化的作用。如我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课文,巧妙地创设了从课题入手的情境:开课,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题目有什么想问想说的?有什么新发现?学生的心一下被激活:咱们赶快读书去吧。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阅读要求时,还可以利用那些与课文作者相关的一些名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样的情景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意,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且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利用课文作者简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意。不能只是局限在讲课文之前,什么时候有效果,什么时候效果最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如在教学古诗《牧童》时,我引导学生个别读、引读、领读、分角色读诗句,在学生了解了内容,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的基础上,相机引出作者吕岩――吕洞宾的介绍,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而且激起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意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课前难以预料的情况。有时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不了,或个别学生的突发奇问,这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我在教学《白杨》时,在充分阅读课文了解了白杨的特点,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体现出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时,很多学生没能弄懂爸爸“表白”的内容,这是我课前隐约预料到的。在学生交流时,我看出了他们对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相关内容理解较差。此时,我再次引导孩子们去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深刻了解戈壁的特点――没山、没水、没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的……建设者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这难道不是白杨的精神吗?这巧妙的情境再创,让学生茅舍顿开。紧接着,我问孩子们:“你见过白杨精神的人吗?你还有什么新感悟?”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便让孩子们小组交流,以此巩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

三、借助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乐音有组织地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述、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感情,抚慰人的心灵。如我在教学《七律长征》时,课前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借助音乐对学生的熏陶,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感知课文内容时,又针对性地播放该乐曲,加深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这样,学生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圆满地实现了教学要求。最后我再配上《七律长征》的音乐朗读全诗,虽没有经过老师刻意指导,但学生基本能借助乐曲的旋律,读出诗句想要的朗读效果。这就充分验证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4篇

一、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构筑阅读活力的重要条件

“课程资源”的概念涵盖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广播、展览馆、自然风光、时事政治、电脑、名人肖像等等。如果周边的资源充分地为我们的教学所用,那就都可以是课程资源了。我们完全可以从一副肖像画入手,引出教育的种种行为。因而,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顺利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教科书不一定是每个学生最适用的教材,地区不同,学情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入课本外的资源可以拓宽掘深“教材”教育内容,让师生的已有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从“已知”到“未知”,让课堂“有效”起来。另一方面,教科书决不是唯一的教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使课堂“生动”起来。再一方面,课程资源的选择是师生互相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其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激发起来,因此,有计划、及时地引进各种资源的源头活水,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活”起来。

二、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是构筑阅读活力的基础

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传道、授业”。相对于基础知识,语文能力素养更是“非传递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自身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主动内化才能得到培养。课文不该是教师“教”学生“学”,不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劲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不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被动地接受关于“课文如何正确、优秀”的论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而必须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研读文本。以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承认文本解读、课堂对话的多元,建立一个接纳的、兼容的、支持的语文阅读课堂。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点拨。

民主,就是要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承认有多种可行的方法,合理的,就可以接受,而不是以教师的预设和意志为唯一标准。教学过程中要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教师决定“我要教什么”,还包括学生提出“我要学什么”,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尽力避免“会的还在教”“不会的不教”的无效课堂现象,使课堂切实有效、活泼生动起来。所谓开放,就是要注重对话的多向性。全面考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学的方式多样、教学内容的选择多样、思维和情感多向,获得的理解和体验也就会多向。不搞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以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对自身矛盾的内省,从而有所疑、有所思、有所得。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自信的学习氛围构筑阅读活力的核心

“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的是知识的“活载体”,“寻找真理的能力”才是现代化青年应具有的素质。所以阅读教学的根本,不是千方百计的让学生掌握“这一篇”,而是应该由“这一篇”的学习获得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是 “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课堂活起来,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要活起来,即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而非课文的舞台。只有学生“活”起来,才能够做得了自己学习的“主”。

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与能力的养成,前提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自信。必须要承认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行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可以不赞同学生的解读结果,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劳动,肯定学生的探究、创建性,只有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才会让学生没有顾忌、独立自主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才会有所创造。

四、精读、个性阅读是构筑阅读活力重要的方法

阅读教学不但要多读,而且必须有效地美读。要精选读的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更要让学生“读出问题”。

语文课本选定的篇目都是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自己的感情世界的凝结。当学生面对这些作品时,也要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觉、思考去解读,和作者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倾听和理解学生所表达的对我们周围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觉、思考。这种阅读因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表达方式而使课堂教学显得百花齐放、活力四射。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5篇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

二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评鉴阶段

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6篇

一、诗歌的意境美

语文阅读的课堂,是一场见情、见性、见灵、见韵的审美活动。一个美的课堂,应该就是充满诗意的课堂。在充满诗意的氛围里品味美的意趣,学生会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美丽,感受到心灵润泽的愉悦和舒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甜蜜。阅读教学的课堂要达到意境美,要依靠教师设置诗一样的意境。教师诗化的语言,会引领学生进入诗一样美丽的花园;多媒体的选择,亦要刻意追求诗一样美丽的画面和美丽的背景音乐;课堂节奏的把握,也应充满诗歌或疏或密、一咏三叹的韵律感;文本精神内核的解读,也应无限接近诗歌真、善、美的本质。笔者所听到的一堂堂精彩纷呈的阅读课,无一不跳动着诗歌般优雅曼妙的音符。如《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孩子们抛开课堂的束缚,像萧红一样在想象中的院子里捕捉蝴蝶,采摘花朵,这是体验诗歌灵魂的自由美;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师生索性将文本改编成诗歌,在反复的咏唱中,走进诗歌般美丽的意境,这是体会诗歌的形式美……在这样的阅读课堂里,学生们都变成了康桥下的河里的那一条条青荇,自由舒展身心,尽情吟唱生活,像诗歌一样美美地生长。

二、哲学的思辨美

一位教育同行曾经这样比喻:课堂是挑起矛盾的艺术。笔者以为:所谓的课堂上的矛盾就是源于思考带来的思维碰撞,而挑起这种矛盾就是师生、生生基于各自思维方式、思考角度、知识经验的不同,站在各自立场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期间,会有对立与疑惑,会有会意与顿悟。碰撞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积极参与的个体所经历的心理体验,所释放的心理能量,所收获的心理感受。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哲学般的思辨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学生走向成熟,臻于完美。我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就会时不时地制造点矛盾,挑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看他们演出一场又一场思维辩论的好戏。比如《一路花香》这一课,其所要阐述的哲学道理是昭然若揭的,那就是:即便是一只破罐子,他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不想我的课堂就到此为止。在课堂结束前的最后10分钟时间里,我抛出一个话题:你,到底是愿意做那只完好无损的罐子,还是做那只浇出一路花香的破罐子?我想看看学生是愿意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还是坦然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他们的回答令我满意。

三、科学的严谨美

语文学科既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又跟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是一门最能体现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具有音乐音符的跳脱灵动,又具有画笔描绘的浓妆淡抹,也具有科学一样的严谨缜密。事实上,一堂出色的阅读课,应该是一堂构思缜密、环环相扣的科学课。它的科学性既表现在对文本关键字词运用的较真态度,也表现在对整个文本结构的准确把握,使得整个课堂首尾呼应,或者层层推进。听优秀的公开课,常常能听到教师对文本中某个或某几个字的运用大做文章,采用换字、换语序等多种手法来让学生体会这些字词的不可替代性。“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王安石的“绿”和贾岛的“推敲”已成为千古佳话。作为带领学生解读文字的教者,能紧扣一个字或几个字,做好文章,这难道不是科学的严谨美吗?同时,课堂教学环节亦应呈现科学般的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笔者在教授《沙漠里的绿洲》第一课时时,紧扣题目的“沙漠”和“绿洲”,让学生积极联想。他们自然想到并引出生词“恶劣”和“漂亮”。我再由这两个对比强烈的生词,引发学生思考:从恶劣的沙漠到漂亮的绿洲,人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进而教学“代价”这个生词。最后,用这三个生词,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个过程既体现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由词到段到篇,对文章进行了浑然一体的整体把握,可谓具有科学的严谨美。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反思

一、一个民族南辕北辙的悲剧

首先我们面对的中学生阅读教学是在当前不太合理的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阅读教学。应试教育的观念仍在阻碍着阅读教学的正常健康发展,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整体的宏观环境令人担忧。在这种不太合理的教学秩序中,阅读教学的指向单单是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就有二十分左右的分值,虽然高考的指挥棒有它的积极作用,对于考察阅读能力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不等于一切。我们无法与茅盾背《红楼梦》,读《史记》《左传》相比,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宏观教育环境已经与建国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教育模式的大规模应用与中国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模式截然对立,已经无法让人的阅读大大拓展,阅读空间一再压缩,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阅读的教学是任何民族难以比拟的,可以说,建国后的阅读教学从一开始就误入歧途,纯正的阅读能力培养与浓厚的政治意味密不可分,一时正常的教育教学危如累卵,所以我们这个时代难以出现与前人比肩的文化巨擘,即使有所谓的“韩寒现象”那实际上是整个教育的异化,一个不太正常的群体对一个正常发展的人的白眼。之所以,我们会对《赤兔之死》赞赏有加,是因为我们“离经叛道”已经很远,造成了一个民族南辕北辙的悲剧。

二、语文学科的错位

现实中的语文教学跟阅读教学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语文教育的尴尬地位在应试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只要是一个教过语文的人都无法面对的事实是“宁可多用其他时间去学习数理化,甚至背其他文科,也不去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成绩提高很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这是一条伪真理,语文教学是应试教育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它的文化意味太丰厚了,澄澈的眼睛连一粒沙子都容不下,有违于教学规律的违背于人性发展规律的东西,语文都与他们格格不入。阅读已经不单单是阅读,已经是脱离了单纯的阅读,是在用生命的手术刀在解剖自己和他人的灵魂,所以说语文最好教,也最难教。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做老师的应该是一位品质高洁,充满爱心,能庖丁解牛的牛人。他洞悉一切有违于人类精神良知的言行,他博学好学,他敢为天下先,经得起各种打击和考验……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那是一批中国的脊梁“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但是现实阅读教学已经退缩到一隅之地,隐藏在书山题海的背后,班主任抓看课外书的,语文教师懒得去指导学生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风干得如同木乃伊,或者不开设,或者处于无政府状态,任其肆意阅读,从来不积极干预,老师们,我们这是在犯罪,这种犯罪在无形中抹杀了语文的魅力,失掉了仅存的良知。

三、浴火重生的高中阅读教学

乘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东风,随着省厅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我们的高中阅读教学似乎有了重生的机会,而且,笔者看到了希望,有很多的老师在做有益的尝试,印象最深的是北镇中学的语文教师史建筑,他的“小石头”,大概类似于语文第二课堂,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形成了很好的文化探索氛围,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非常好的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觉得这块石头价值连城,可以偷走。其实,我们自身也有很多良好的因素加以改进,比如去年笔者自己在一个班中搞了试验,在讲读课文的时候,笔者完全秉承了一个宗旨,那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当时学校在学习烟台海阳市中英文学校的教学模式,当然适当的启示是非常必要的,结果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一个问题,居然有六七个同学不断地进行了加深理解,一时间把课堂推向高潮,这是笔者始料未及的,虽然成就只是一点点,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四、语文教师加强自身阅读能力的迫切性:反观桶水理论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博学的重要性,只有自己的知识储藏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高于学生才会登高而招,使见者远。但从大的教育环境来看,教师也许不如一部分最优秀的弟子,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精英大都不做教师(中国的师范教育,教过高中的老师都有目共睹,最优秀的学生都唯恐避师范高校而不及,生怕自己做了老师,可见我们整个社会还没有最终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反观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对于教师的录用制度十分严格,但一旦录用之后,即许以高薪,日本的教师队伍吸纳了大量优秀成员,使社会的优秀拔尖人才大都从事教学事业)。这是体制的弊病,我们暂时无法改变,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得强化自身能力,不断深入学习深入思考,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因学习而精彩。而且,现在是一个资讯极度发达的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审美需求瞬息万变,紧跟读书时代,学生与文化前端保持同步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装更多的水,甚至使自己变成高山流水,绵延不绝。

五、还我河山:与浅层次阅读争夺制高点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8篇

一、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谛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这个办法好》一课时,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质疑后,抓住关键问题“这个办法好在哪”展开教学。我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书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想出了什么办法,用“_____”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个办法好在哪”。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感悟这个办法好在省时省力高效。教师紧接着又问: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让学生再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懂得应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想出好办法。这样在阅读中进行思维训练,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阅读与想象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将阅读与想象有机结合,能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在《毽子变乖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毽子在她的脚下美妙地飞舞着”,为了理解“美妙地飞舞”,我让学生想象,说说“毽子像_____一样美妙地飞舞”。学生思维活跃,说得有声有色,有的说“毽子像蝴蝶一样美妙地飞舞着”;有的说“毽子像秋风吹落的叶子一样美妙地飞舞着”;还有的说“毽子像节日的彩带一样美妙地飞舞着”。通过以上的想象与说话训练,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就加入了感情,特别是“美妙”一词读得也似乎要“飞舞”起来了。

三、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斯霞老师说过: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很沉。每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投入了感情,就能确实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情趣。低年级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然后才能和孩子们有情有趣的一起快乐学习。低年级的课文大多富有情趣,可以通过表演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阅读与表达相结合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9篇

一、自主性阅读,读通课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平台,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例如,上课伊始,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爸爸爱你的妈妈吗?你的妈妈爱你的爸爸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语文源于生活,这样的导入既自然、得体,引人思考,又靠近课文内容和主题。此问一出,自然会引发学生议论的冲动,产生急于交流的兴奋,达到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抢占阅读制高点的目的。

有些教师能够在课上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可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完就让学生汇报了,不给学生时间去自主阅读。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还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首先,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自己尝试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课文的语句;其次,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探究性阅读,读懂课文

学生读通课文仅仅是第一步,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而做到读懂课文。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如在《爱如茉莉》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你还有问题想问吗?”从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当然有时会有一些难度,教师也可以直接把“锚”抛给学生:“生活中有一种爱,她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又洁白纯净,它弥漫在我们的身边,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如在教学《爱如茉莉》时,学生通过探究阅读“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弄明白爸爸妈妈之间互相照顾体贴的一片深情。我们要重视对课文的精细品读,品字析词要强调“读”字,不断地阅读,在字斟句酌中品味、玩赏和沉淀,逐步形成语感,直至凿开顽璞,取出玉石。

三、欣赏性阅读,读出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无论是写还是读,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要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如,在《雨点》教学中,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学生想象,当学生读到“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伏在床边睡着了”一处时,围绕“紧握”一词引导学生体会爸爸对妈妈的担心、关爱之情,让学生畅所欲言:爸爸到底想要紧握住什么?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是希望给妈妈一股力量,战胜病魔;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是怕自己睡得沉,半夜里如果妈妈醒来爸爸无法照顾她。

教师要善于引导、诱发,不断地进行暗示,调动学生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进入角色。如学生读到“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一处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妈妈手脚刚开始麻木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手脚麻木僵硬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在一次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感悟到:妈妈为了让爸爸多睡上一会,默默地忍受着,这种爱是平淡无奇的,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远比面面俱到要有效得多。

四、创造性阅读,读出灵感

语文教学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如何真正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想象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课堂阅读教学范文第10篇

一、自告奋勇,主动实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并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学生在活动中就能享有更充分的思维和行为的自由,获得更生动、直接的体验和更多的发现创造的乐趣……

1、敢于“自白”。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曾有一位教师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到雷利失去父亲的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结合课文二、三两个重点段帮助学生搭建了两个说话训练平台:活动一:大屏幕上先出示两张图片:一是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牺牲的我国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的家人及武警战士到机场迎接他的灵柩的情景;二是郁建兴遗体火化时,其家人悲痛欲绝的场面。然后设问:“让我们再默默地读一读2、3自然段,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雷利,在这样的场景中,面对爸爸那血染的遗体,你会说些什么?(在静静的氛围中,学生看图。默读课文、思考)。活动二:学习第四节时,播放第二次海湾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的录像片段,然后设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始由平稳的童年期进入第二次“断乳期”,他们从过分关注自我转向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力求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发现世界,他们敢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宁,我国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一事件也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通过说话活动,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力求和作者想到一块、感到一块,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琴弦,感悟到语言所抒发的情感。

2、享受“自由”。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其局限只是把知识的定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无法很好地解读文本。《匆匆》这篇文章,它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阐述了时间宝贵且易逝的道理。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互赠书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格言警句的魅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个活动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反复诵读课文后,从文中挑选一、二句格言警句或自己事先准备的格言警句写在课前精心绘制的小书签上,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送这句话的原因。这个活动情境完全与文本内隐的人文色彩相和谐,并且丰满了课文传递的信息。

3、怡然“自得”。教会学生开发、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并建立自己的新课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倾听。如本人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根据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文章的趣味性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上学生上台展示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美丽可爱和异常渺小,以及人们破坏地球所造成的一系列灾难、危害,自配声情并茂的解说。以画面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资料改造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去仔细读书、深刻感悟,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共鸣:我们要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有位学生提议: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此时学生心潮澎湃,肺腑之言在笔端流露,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标语,我不失时机地把孩子们的标语作为板书的一部分粘贴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评议,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二、自食其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1、积极自学,自我建构。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识字、读书、交往、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顶碗少年》一课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学”,我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后,设计了如:读,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说,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写,写几句自己读后的感受;背,在五分钟内用自己拿手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等等。学生通过读、思、议、说、背等途径,学得主动,学得投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想到可以让一个孩子逃离成人的世界的种种限制,去到他一个人可以拥有本领的地方,这简直是太迷人了。”——这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所谈的成功秘诀。

2、个性展示,自我激发。人的本性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也有标新立异的冲动,见仁见智的阅读必然能开掘学生个性中自由的天性,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白杨》一课的教学,在预习后让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理解了白杨的形象及品质;然后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白杨自述、爸爸的信、列车心声……创造性复述,创设学生个性得以展示的舞台,使读书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角。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过程中大胆显示出个性化特征,让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过:“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要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3、尝试自编,自我开发。学生编写课本剧是学生对课文的再创作。它不仅需要对课文文字的理解,还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深一步的挖掘,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如教学《晏子使楚》,这是一篇学生比较喜欢的历史故事。学生在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故事情节。将晏子使楚前,楚王在密室和大臣们商议侮辱晏子的经过展现出来,找出了楚王让晏子钻狗洞说“齐国没有人”以及看齐人在楚国行窃被抓,这一个个侮辱晏子的真正根源:侮辱晏子,攻击齐国。晏子一个个有力的反击,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在楚王面前树立了齐国人的高大形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学生编写课本剧的过程,是一个对课文由浅入深的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还得到另一个收获:写作知识远远超出作文课上、语文课中所获得的,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

上一篇:证券投资管理范文 下一篇:基层管理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