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4例

时间:2022-08-12 01:20:39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4例, 男性3例, 女性1例, 平均年龄46岁。全部病例均为细菌感染并霉菌感染。为支持治疗;每日换药, 创面冲洗后紫草油纱条覆盖。3例同时口服酮康唑, 1例未服用。结果 所有病例4~8 d后霉菌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临床少见, 多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局部软组织毁损重, 增加感染机会而致病。临床治疗应全身支持对症治疗与感染灶局部治疗结合。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霉菌;感染

霉菌为条件致病菌, 开放性骨折并霉菌感染临床不常见, 多因机体抵抗力下降, 局部软组织毁损重, 增加感染机会而致病。2007年6月~2012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治疗4例。今就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的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12年12月本科临床治疗4例。男性3例, 女性1例, 最大63岁, 最小38岁, 平均年龄46岁。均为胫腓骨骨折。骨折分型:1例41C3, 2例42C1, 1例42C3;皮肤损伤(IO):2例IO4, 2例IO5;神经血管损伤(NV):1例NV1,1例NV3,2例NV5;肌肉/肌腱损伤(MT):1例MT2,2例MT3,1例MT5;gustiloⅢA 2例, ⅢB 1例, ⅢC 1例。致伤原因:车祸2例, 机器绞伤1例, 砸伤1例。

1. 2 治疗方法 4例患得均经手术治疗, 1例行接骨板内固定冲洗引流, 3例行外固定架固定。2例贫血, 1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术后5~11 d出现绿毛团状物, 培养报告:霉菌生长(4例患者均伴有其他细菌感染)。给予输血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3例口服氟康唑, 1例未服用;局部加强换药:换药1次/d, 换药时去除绿毛团状物, 生理盐水、双氧水、络合碘反复冲洗创面, 创面消毒后紫草油纱条覆盖。2例常规包扎, 2例护架保护下暴露伤口。

2 结果

4例患者感染灶在3~7 d得到控制, 绿毛团状物消失, 培养报告:无霉菌生长。4例均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缺损, 1例换药愈合, 3例皮瓣转移后愈合(1例接骨板外露者骨折愈合后去除接骨板皮瓣转移愈合)。

3 讨论

3. 1 霉菌为条件致病菌, 开放性骨折创面并霉菌感染临床不常见。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多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局部软组织毁损重, 血液循环不佳, 并且创面污染重, 增加感染机会而致病。本组4例患者中2例外伤后失血性贫血, 1例并有肝硬化低蛋白血症, 机体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应积极改善全身情况, 酌情输血等支持治疗。

3. 2 创面局部治疗至关重要。①清创需充分, 减少霉菌感染的条件。②紫草中主要成分—乙酰紫草素和紫草精、硷化紫草素有收敛作用, 对某些分泌物过多的皮肤损伤有效而应用于外伤及烧伤创面。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草有抗菌、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紫草油纱条覆盖创面, 据观察, 对于创面霉菌感染疗效可靠。③护架保护下暴露伤口应能促进霉菌感染的控制, 本组病例2例常规包扎, 5~7 d得到控制;2例护架保护下暴露伤口, 3~6 d得到控制。但本组病例太少, 不能作为确切证据。

随着社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 高能创伤增多, 开放性骨折往往出血多, 局部软组织毁损重, 血液循环不佳, 创面污染重, 霉菌感染可能增多。应注意改善病房环境, 及时支持治疗, 出现霉菌感染时, 正确对症治疗, 积极防治霉菌感染。

上一篇:子痫并发多发性脑梗死1例 下一篇:吗啡皮下注射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