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时间:2022-08-12 04:29:43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质量面临的问题,并给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当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并共同行动起来,为高校教学质量地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76-02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时代的发展、教学环境的变化及教师本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每个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从精英教育开始的,从西南联大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都属于典型的精英教育阶段。其特点就是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很强,求知欲旺盛。这一阶段标志高校教学质量的是教师追求高深学问,孜孜不倦,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在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勤学苦练,刻苦钻研1]。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各高校实行扩招,高考录取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激增至2012年的685万人,录取比例也从34%升高至75%,使中国高等教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化教育。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被改革的浪潮推进了大学校门,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只是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来上大学,甚至是用3~4年时间混文凭、混学历,更不要提钻研。同时,大众化教育也使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使师资水平迅速降低。这两个方面都使高校教学质量产生滑坡现象,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当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的年代,学校的分工简单而明确,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是教书,提高教学质量是唯一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高校和教师在科研、课题、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报酬远远高于教学,做好科研项目往往胜过上N多节课;另一方面,大学教师无论在职称、地位、奖励等都被所谓科研的量化考核所困住,特别是青年教师,本身教学经验尚不足,还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完成这些可量化的科研工作,能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可想而知。“注重教学质量”、“向教学倾斜”就成了形式上存在的空话。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常见问题

在上述的转变和形势下,青年教师只能立足本身,大力承担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努力求得教书育人和自身发展的平衡。笔者认为,目前大学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以下几项。

1.不能掌握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学生也在发生转变。他们头脑灵活,思想丰富,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他们接触面和知识面都相当广。大学生活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知识,而是主动去体验社会,发掘培养能力的过程。很多学生争相担任班干部和学校学生组织、社团的工作,甚至参与社会工作并自己创业。而大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将教学行为模式化,直接采用满堂灌的授课形式,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使学生容易分神去想其他事情,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不能充分体现,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求知热情。

2.课程考核机制简单。一些高校的考试形式和机制简单,只考核一下学生的记忆能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许多青年教师因上课“感觉”不好,觉得自己讲的东西学生没有听明白,又担心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影响自己教学考核,干脆在考前给学生一份含有考试内容几十分的模拟题,“帮助”学生通过考试。这样,学生就养成一种依赖性,只会按照模拟题考试,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哪怕试题只更改了模拟题中的若干数据,学生仍然不会答题。这样的考核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学手段单一。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在采用多媒体授课,但多数教师的多媒体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是单纯将课件做成PPT在课堂上放映,唯一的好处就是免去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抄笔记之苦。而单一的多媒体放映、拉上窗帘的课室和缺乏互动的课堂,反而会使学生打起瞌睡。除了所谓的多媒体外,教学手段单一化,教学过程设计传统,不能紧跟学生和知识的变化。

三、就如何上好一堂课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1.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时刻牢记“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不断了解国家和社会变化形式,掌握学生思想和特征的变化动态,再结合学生的个体思想和学习状况,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层次。教师要有丰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不断充实、更新专业知识,来应对这个知识量大量翻新、爆发的时代。具体的方法,可以积极参与进修、科研工作等。

2.认真备课。不管这门课上过多少次,每次在上这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并且备课应当包括:①备教材。这个过程要弄清下列几个问题:a.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b.基本要求(教学大纲的要求);c.该堂课的基本内容;d.此次课与前次课和后续课的关系;e.查阅最新参考资料,力求把教学重点内容扩展到实际应用中去。②备学生。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层次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才能因材施教。③备教法。理清各概念的逻辑关系,对选取的内容串珍珠,形成一条主线,再从主线引出若干分支,这样条理就非常分明了。在授课方法上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包括理论讲授、提问归纳法、演绎法、课堂讨论法、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视听法等,将其穿插置于课堂内容中。

3.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堂上,可通过上述教法进行师生互动,此外还可以通过作业和网络进行互动,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4.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状况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授课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围绕互动式教学,可以考虑加入课堂讨论、实验教学、案例研究、课堂练习、角色扮演等教学环节,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和可参与性。

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每位高校教师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尽自己所能,思考提升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为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义遒.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2]司徒莹,刘美.基于“卓越计划”的自控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3]陈蓓.试论教学方法的改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S1).

[4]房贞政.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方法改革[J].福州大学学报,2001,(S1).

[5]张雁.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

上一篇:《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女性 下一篇: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巧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