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上善若水”的审美品格

时间:2022-10-14 11:26:40

老子“上善若水”的审美品格

摘 要: 《老子》文中的“水”具有特殊的涵义,“水”几乎承载了所有老子要表达的美德,“上善若水”作为老子美善理想的表达,含蓄优美、至善至美。

关键词: 上善若水 审美品德 《老子》

文学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审美,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先秦文学典籍,善于描绘形容,富有形象性,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道德经》规避了儒家经典崇尚质朴的风格,突出了先秦文学说理同时兼具抒情的功能,将审美与说理融于散文诗一般的形式中,隐秀深华、箫疏淡远,显示出道家自成一脉的独特风格。下面从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出发发掘其审美意蕴和美善品质。

一、含蓄优美,温柔敦厚

“水”以独有的审美艺术特征吸引历代文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意象之一,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是最具约定性的一个涵义,同时因作家不同的个体特征和境遇又使之具有丰富的情感意蕴。在中国先秦哲人的思想中,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的对象或最重要的隐喻。今古文《尚书》、《诗经》、《易经》、《国语》和《左传》等著作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古人对水的认识和思考。如《尚书・洪范・九畴》中的第一畴是五行:水、火、木、金、土,水列为五行之首。屈原《九歌》中祭祀山神的只有《山鬼》一篇,却有《湘君》、《湘夫人》、《河伯》三篇是祭祀水神的。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庄子等哲人,更是对水有一些鞭辟入里的名言,古人从对水的思考和对水的丰富多样的诠释中引发许多深邃的思想。老子特别钟情于水,老子认为为人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欲的约束,不贪图、不强求,顺应自然。

“水”宁静而柔和,毫无张扬,无私无畏地滋润着万物,与万物和谐共处。“水”的美学特征即为优美、柔美,老子在文中多次提及“水”,可见他特别钟情于水,崇尚水的阴柔之美,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可见一斑,以及温柔敦厚的文学创作传统和表情达意的方式。

二、情思浪漫,胸怀宽广

“水”在《老子》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八章中,老子以“上善若水”作为本章的开始。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这段话中对水有高度的赞扬,水是“上善”,它滋养万物却不居功。接着列举了水的七种善性,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的家乡在河南鹿邑涡水边,相传涡水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从童年时代起,老子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当人们看到水哺育万物,于是想到水是人类的生命本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从而树立了“敬水”的观念,老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悟出“水道”,并引出他的“水德”思想:“上善若水。”可见老子富于想象,深于思考,情思浪漫,“水”在老子笔下具有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丰富而睿智的哲理思考视角。

在老子的文中,水超越了物质的自然属性,水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喻体。老子曾经在书中多次提到水的意象,以水为喻,水几乎承载了所有老子要表达的美德,所以他才说“上善若水”。老子在此其实是以水喻道,“道”超越人的感官把握,恩泽很大却从不与物相争,作为万物之本原的水亦具相似属性,故曰:“水几于道。”其次,老子以水性喻人性,正如河上公所云:“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陈鼓应引河上公注云:“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老子以水性比人性,用七“善”比喻上善的为政之道,提倡人们小至为人处世、大至治国平天下都应效法水之“善”。

“上善若水”涵盖了水的所有美德,可谓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显然,老子崇尚水的无为与不争,水的屈卑低下,水的渊深清明,水的润泽万物,水的如影照形、不失真实,水的净化污秽,水的能方就圆、曲直随形,水的涸溢随时、随顺天时。正因为水具有上述“七善”,所以老子说人们对水没有怨尤。这些语言充分体现了老子睿智、大度的人生境界,也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学习水大度能容的胸怀,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这是一种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精神,古今之成大事者,均有赖于这种大度能容的胸怀。若能做到此七“善”,便能进入“无尤”的境界。

三、虚怀若谷,至朴至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虽然有至善之功,却默默无闻地流向低处,甘愿处在谦卑的地位,这是说水具有“至谦之德”之品格。

“水”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二十八章中,在此章中,“水”以“”(溪)、“谷”字出现,原文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尔雅》释水:“水注川曰。”“”与“溪”同义,“”与“谷”也同义,皆水所归。老子在此推崇和强调的是尚柔、不争、谦退、处下等思想与原则。如此,才能最后归于“朴”,即宇宙本体,也即“道”。

“水”的第三次出现是在第六十六章中,在此章中,“水”以“谷”、“江海”的字眼出现。原文是:“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章所讲的意思与第八章大致相同,仍是强调水的不争、屈卑低下与吸纳包容。老子以水喻道,也以水喻修道,道既如水,修道者也当如水,如水一样甘处下位。圣人或圣王若能通过体察水的运动并从中抽取相似的道德准则,虚怀若谷,才能使得天下万民归顺。

四、至大之量,柔之胜刚

“水”的第四次出现是在第七十八章中,原文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会意字也,从木,矛声。“矛”为古代的一种直刺兵器,其柄需以柔韧之木制成;“矛”者,刚猛、尖锐、进取,为阳刚之意。“木”指树木、木材;“木”者,阴柔,柔弱也。“矛”在上,“木”在下,会意阳上阴下,阴阳相济,刚柔并用,曲直相易,是为“柔”也。可见,“柔”的特征是软、是弱,与“刚”相对。然而柔并非一味地柔弱,而是柔中有刚――“柔”中有“矛”,正体现了这一特性,因此“柔”以其软弱而获得韧性,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老子认为水看上去是天下最柔弱的,然而,水能胜过天下最坚强的,无论水与何者相遇,它总是屈从不争,然而它从未被强者打败。檐前滴水、水滴石穿,老子通过水的比喻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比的强大可以通过无比的柔弱达到。

其次,老子之所以如此崇尚水的柔弱,是因为这种柔弱与生命紧密相连。第七十八章接下来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处下,柔弱居上。”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其初生时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时却是坚硬的状态。老子从万物由生到死的变化得出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的含义指明坚强的物体已失去生机,柔弱的物体则充满了生机。可见老子尚水,是对水的柔弱不争之性中蕴涵的顽强生命力的崇尚。

五、大方无隅,至善至美

至善是人对自身内部及自身与外部之间各种关系进行恰当追求的过程,老子把追求善的过程归结为七个方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实现老子的美善理想,这种思想始终贯穿在《老子》全书之中。

所谓居善地,在老子看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圣人如水一样,不同于世俗之人,从不与他人争高下,甘居众人所憎恶的卑下之地,具有崇高的谦卑美德。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水“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正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所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这就是老子提倡的“不争之德”(《老子》六十八章)。

所谓心善渊,是说水总是随遇而安,居于不争之地,故能水平如静。圣人应如水一样,面对现实生活的任何压力和诱惑都能保持心态平静。圣人心境无私无心,既能容事,又能容人,具有大度宽容的美德。这也是老子大力提倡的“上德若水”的内涵。大江大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因为它能对沿途的河流、小溪兼容并蓄,不论河流清与浊、大与小皆能接纳。

所谓与善仁,是说水善养万物,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皆受水的恩惠,而水只施恩,不求回报。圣人亦应如水那样,以仁慈之心待人接物。对待他人如同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相亲相爱。这是一种可贵的仁慈精神,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慈德。

所谓言善信,是说水是言而有信之物。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起潮落应时而至,这叫“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七十三章)。所以,古人将它称为“信水”,圣人说话也应如水那样,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老子在书中多次谈到“信”的问题,如“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二十三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善”(《老子》四十九章)。

所谓正善治,正者即清静无为之正道也。水利万物,若大匠取法,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皆顺其自然而为之。圣人治国要选择“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切不可出于私心,以奇用兵、以智治国。《老子》六十五章指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态,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夫使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所谓“无为而治”,形象地讲,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所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首领)(《老子》四十五章)。

事善能的含义即随圆就方。水无常形,水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等。因此,圣人做事应像水那样,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做到随圆就方,达到方圆有致的人生境界,这叫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如果只有方而无圆,必然就会碰壁,一事无成;只有圆而无方,成为圆滑的墙头草,也会一事无成。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方而不割”(《老子》五十八章)的辩证法思想。圣人虽方正无私,但能够与世推移,随俗方圆,做到忍让而不软弱,融通而不圆滑,这是大方无隅的人生艺术。

所谓动善时,河上公释曰:“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圣人行动应像水那样,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做到动静有时。水在流行中,遇阻则让,逢高绕行,从不强求。圣人遇强则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动静皆随机而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综上所述,从《老子》谈水的各种美德、发扬美善理想中,可以发现一个逻辑上的联系,那就是先要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功德,施行至善,但是有了功德不能高高在上、得意洋洋,而要保持谦卑的低调姿态,继而才有这样谦虚恭谨的态度,才会有宽容的开阔的心胸,继而在这样海纳百川的肚量中不断积累知识能量,最后不断积累汇集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任何人经过这样一个人生修炼过程,不但可以安身立命,而且必将大有作为。所以,老子诗性的智慧、诗人般的理智和浪漫的情怀影响《道德经》的创作,“水”由此获得无尽的审美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孺童.《道德经》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3.4.

[2]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3]贺璋.《老子》的性别意识及其历史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

[4]葛荣晋.老子的“上善若水”与管理者的人格塑造[J].唐都学刊,2007.11.

上一篇: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之探索 下一篇:景“不合”情意,言“不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