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之探索

时间:2022-05-20 11:07:24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之探索

摘 要: 初中地理自主化学习模式非常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可以说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提出有趣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冲动。提出问题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问题的设置,好的问题设置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在问题设置上要根据地理课的特点提出问题,可从地理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也可从地理与社会关系中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冲动。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改革 新课程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阻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为了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的制约,我们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教育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早改早受益已经成为基于教学主管领导和老师的共识。反观新课程改革不难发现新课改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说,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多种可能性。长期以来教学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过于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存在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学的“满堂灌”现象,学生只能机械地学、被动地学,抑制了创新和探索热情。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每一个新课程实施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课改热潮,课堂教学组织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是,从近来的听课活动中发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我根据我校实施课改现状,谈谈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不宜用得过多

新课程改革提倡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方法多样的有趣课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大有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趋势。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地理现象和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效果比以一支粉笔和一本课本上课好得多。可是,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发现,课件是事先制作好的,在具体教学中,很难随机应变,而地理教学具有个性化、创新化的特点,这就使得多媒体课件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很不适应,使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格外尴尬。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课件上不能及时反应,导致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积极性不能调动,影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可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有很多地方不适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宜用得过多,要分清什么时候适用、什么时候不适用,合理把握这一尺度开展教学。要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手脚。

二、从问题入手开展探究教学

自主化学习模式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可以说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提出有趣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冲动。提出问题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开始。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问题的设置,好的问题设置,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在问题设置上要根据地理课的特点提出问题,可从地理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也可从地理与社会关系中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冲动。另外,提出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研究。

三、新课改形式要变,内容也要变

新形势下为了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方式都要变化。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从理念到行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过一番尝试后,我发现有的课改尝试以失败告终,有的则成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方式。其中采用导学案开展分组化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导学案为学习方案,通过事先准备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生的小组学习的优势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学习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导学案开展分组化教学模式在很多学校得到了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获得了成功,有的学校只是照搬了这种形式,也采用了导学案和分组的学习形式,却忽略了导学案的编制和小组学习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中只见形式,不见内容。这样的教学只是学到了皮毛并没有触及课改灵魂深处,还处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地步。甚至有的学校由于教育思想准备不足,匆忙上马,过了一段时间,好的教学措施没有跟进,导致教学出现倒退,不得已又回到传统教学中,最终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形式的变化还并是课改的全部,教学改革要从理念的更新入手,以形式的变化为辅,实现教学自主化才是改革的核心。

上一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概述 下一篇:老子“上善若水”的审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