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思考:历史的“求真”与解释的“开放”

时间:2022-08-12 02:32:09

PBL教学思考:历史的“求真”与解释的“开放”

摘要: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对话,是“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双向构建。求真作为一种精神,是PBL历史教学的内在要求,解释是主观感受的表达,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PBL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PBL教学;求真;历史解释;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25-03

P(问题)B(基础)L(学习)是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求真”与“开放”是PBL历史学价值取向统一体的两个方面,PBL离开了“求真”的标准、“开放”的概念,启迪智慧将无从谈起。

一、PBL坚守对历史真实的敬畏与追求

尊重客观历史事实,是历史学习存在的内在要求。史贵求真,敢于对史学成说大胆怀疑,并依据真实史料进行修正和批判,史学才有生命。我们只有坚守对真实的敬畏与追求,才能获得不虚狂的身份以及现实存在感。

学习历史求真非求胜。《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历史课的本质内涵就是求真,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就是历史课的真谛所在。PBL“问题导向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问题反馈――教学反思,无不体现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分析问题”环节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引发学生“求真”思维和积极探索求知行为,能使学生历史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PBL教学本质所反映的教学行为是互动,由教学本质映衬出的教学气氛是交流。因此,特别需要批判性思维将互动与交流提升到学生自悟及内省的程度,其前提就是诱发学生对历史――首先是他有向历史提问的能力。

以“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或“失败原因”为例,有关的论题或多或少与辛亥革命缺乏“民众基础”有关。真相如何,值得探究。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经过革命手段来实现的;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需要通过长期的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历史的演进应该是渐进的过程,孙中山寄希望于“一场革命解决所有问题”,由于没有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文化和意识发展等实际国情因而无法实现。至于土地问题,属于经济领域的事务,以国家权力强制解决,未必有效、合适、合法。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权,一度没有哪一个阶级真正充当它的坚强支柱,于是再次指责辛亥革命没有民众基础。事实上,孙中山将政权拱手让出,是革命党人和独立各省的一致承诺,也是辛亥革命实现其革命目标的重要环节。在革命过程中,虚位以待袁世凯,是早在孙中山回国之前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已经形成的决议。正由于此,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是有条件的:必须声明承认“暂代”,一旦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就由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因为这样,孙中山当选的当天就致电袁世凯,声明自己只是“暂代”;就职之时又宣誓承诺清帝退位之后就把位子让出来。所以,在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之后,孙中山必须兑现承诺。应该说,“让位”是包括孙中山本人在内的大多数革命党人的意见,与孙中山辞职相伴随的是清帝退位和帝制的结束。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冷战年代的第一次热战,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证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常常引用这样一段“经典”材料:美国布莱德雷将军无可奈何地哀叹:“美国是在一个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国人为之振奋!许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连美国人自己都认为自己打了一场不应该打的战争。布莱德雷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以什么方式、表明什么意图说这段话的?其实,布莱德雷的这段话是1951年5月15日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外交关系委员会前作证的声明,话题是麦克阿瑟因为与杜鲁门总统发生统帅权之争,并且主张将韩战战事扩大至中国一事。原文如下:

Frankly,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at the wrong place,at the wrong time,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参考译文――坦白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策略(按:指将战事从韩国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原来,布莱德雷并没有反对朝鲜战争,只是说美国不应该把战争引向中国。这段话出现在1951年5月15日,而且采用的是虚拟语气,表明这段话谈论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即1951年5月15日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是指扩大到中国本土的战争冲突。更何况,这时还是1951年,而朝鲜战争是1953年结束的。

“教人求真”是历史教育的本义。曲解历史,是对过去的亵渎,也是对今人的失职。因此,教学尽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PBL坚守对历史“真实”的敬畏与追求。

二、PBL体现对历史解释开放的重构与理解

历史“求真”解决“历史是什么”,要解决“为什么”就需要历史解释。学生要知道“历史是什么”,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历史为什么”,以此达成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由孔子原创的儒家旧有真理,在宋明被周张程朱陆王诸大师用当时的语言和概念予以解释和重述后,它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在对《论语》的解释上,于丹重新发现了万世师表孔子,并且在人们心中唤醒了他,这是近代以来所有热爱和痛恨孔子的人都没有做到的。德国解释学大师迦达默尔说过:“因为传统由于时间距离、文字的固定性、永久性事物的严格惯性这些因素而同当前发生了疏远。”在迦达默尔看来,对文本的理解则是从它们的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以推进新的理解。显而易见,迦达默尔的解释学的魅力在于它留给了我们选择的开放性。因此,当我们与一个文本或一个人对话时,不要去简单地盲目地相信我们被教授或被告诉的内容,而是相信我们可以塑造我们被教授的内容,因为是人决定着传统是什么和它对人们意味着什么,而不是相反。我们应该对于不存在单一的、最终的、正确的或“真正的”答案感到欣慰,我们应该喜爱这一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答案。历史解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规范性解释,另一种是描述性解释,利用实地调查资料来发掘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质;或者从档案史料中勾勒历史事件的细节,而对一般性理论充满警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问题导向学习”就是通过展示问题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激疑启思──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诱导质疑──释疑解惑(交流讨论)──归纳织网(归纳论点)──检测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兴趣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体验,加深理解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在此,问题情景是否开放是能否引起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关键,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解释。

历史解释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流露、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PBL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今天所学的“历史”是主观的历史,远不是“过去的事实”的全部。历史运动有其客观存在,但一经进入人们的眼帘,从人们的嘴或笔尖流露出来,就带有了主观性。我们只能通过尽可能多的史料的掌握、辨别,去尽最大努力接近历史的真实,这意味着历史学本身就蕴含着创新的功能。因此,让学生知道历史有多种解读,远比强塞给他们唯一的所谓“正确无误”的定论更具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效果。事实上,历史学科的作用既需要从族群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需要从个体生活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学习,内化那些有助于形成公民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其中,贯穿于历史学习过程始终的批判性思维是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历史的确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但了解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一个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要分析,要学会如何从案例中得到一个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因此,为了扩展学生思维,PBL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请你解释”、“请说明你的理由”、“说说为什么你有这样的结论”、“你的意思是什么”、“告诉我,你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或反对这个观点)”等,这样的问题适于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澄清事实性的知识,是批判性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乾隆晚年,中国经济是史上巅峰状态,且在世界举足轻重。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还是农业经济,能够将世界白银引入中国,依靠的是中国传统“老三样”:茶叶、丝绸和瓷器,还有中国人简朴的生活方式。是乾隆大帝的“上国”心态使中国失去了一次社会转型的千载良机?中华民族曾“独领”农业文明达1500年之久。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内部腐朽的大清王朝轰然坍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以来,是我们闭关锁国、与人为敌,以致贫穷落后。我们以为自己虚心学习、努力追赶,有一天就可以坐在一条板凳上了。哪里想到,从19世纪开始,不是我们而是西方锁定了打击、摧毁真正对手这一始终没有更移的大目标。因为中国在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一直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不打掉就没法让他们独霸世界的障碍,是一个太能干的竞争种族。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如今想来如此明显的事实?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糊里糊涂地接受了西方的解释。被打是悲剧,但更大的悲剧是被打的解释权也被劫走。复兴中华,富强只是躯壳,真正站立起来要靠找回对历史的解释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的历史,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历史教学如果不能以真为据、依据而实、据实而言,对历史的解读就难免不存偏见。PBL致力于在历史的“求真”与历史解释的“开放”之间选取确定一个平衡点,既不拘泥于历史细枝末节的“真实”而失去“开放”的活力,又不为“开放”的解释而曲解了历史的“真实”。

课题项目: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课程PBL智慧导向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902266)

作者简介:沈素英(1961-),女,本科,江苏无锡人,常熟市中学高中历史学科高级教师、教科员,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现代农业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 下一篇:历史学科学生课堂生成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