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探析

时间:2022-08-11 06:47:39

我国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探析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2011021)。

作者简介:王怀祖(1973-),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

摘要: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是指对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教育。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举办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项目,分析了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主体的协同关系。此外,还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模块设计思路进行了探析。研究为促进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举办主体;课程模块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9602

1 研究背景

继续教育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它最早从美国开始,约十年后发展到欧洲国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在其后的30年中,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对提高全民素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是指对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教育。随着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以及实务型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九大战略措施之一,强调“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发展有特色、重实效的知识产权人才在职教育培训,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创造和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的高层次、复合性、实务性知识产权人才十分匮乏,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以高校、政府、企业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针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及科学的运行模式。同时,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知识产权专业全日制学生培养体系与之对接,促进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就业,并在继续教育体系下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产权高层次、实务型人才。因此,本文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研究,对于科学高效地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相关的研究中,一些文献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钱建平(2010)分析了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社会化的必要性,提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该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的来源、教育条件的提供、教材的编撰和教育质量的控制等方面进行社会化,以适应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靳晓东(2010)认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专业的师资队伍中除包括法学、管理学的教师外,还应当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吸收科技类专业的教师,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可借鉴美国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律师事务所、政府主管机关、法院等实务部门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谷丽等(2012)探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另一些文献对继续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讨。章慰与卫琳(2010)探讨了项目制运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指出项目制管理模式有利于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有利于实现目标管理,有利于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以及打造精品团队。但其不足之处是可能过度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可能降低教学质量,可能引起无序竞争。因此要加强宏观引导与布局,并规范过程管理。赵德成与梁永正(2010)绩效分析模式和组织——任务——人员分析模式对继续教育需求分析进行了研究。赵德成等(2009)建立了四层次评估模型理论,对继续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马启鹏(2011)对高校继续教育组织机构的转型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继续教育正沿着“学历取向型——职业取向型——学习取向型”的轨迹进行演进,以项目为基础的“矩阵型”协作式管理模式将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继续教育领域内探讨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的研究还不足。由于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导致知识产权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体系、课程模块设置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主要针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举办主体及继续教育的课程模块设计思路进行探析,以期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2 各类继续教育举办主体的优势与不足

2.1 高等院校

(1)高校的优势。

高校的优势在于在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继续教育方案制定的专业性更强,后勤保障如食堂、住宿方面比较实惠,具备一定的自己的师资力量。此外,由于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分属不同的行业主管,高校在整合这些政府管理部门资源,进行“大知识产权”的继续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高校的优势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认知度的高校,在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方面无论在师资力量、继续教育的专业性、后勤保障、学员召集等方面,都比其它高校具备较强的优势。

(2)高校的不足。

高校进行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学员的召集方面的影响力不如政府主管部门。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已经与企业界的学员建立了较好的沟通渠道与学员信息库。尤其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继续教育,高校对学员的影响力远不如行政主管部门。此外,在住宿与餐饮等后勤服务方面,高校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存在不足。由于继续教育住宿与餐饮需要进行专用性的投资,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持续性的继续教育项目,高校可能不会配有继续教育专用的住宿与餐饮基础设施,这时需要与酒店、宾馆等进行协调,如果这些单位的位置较远,或费用较高,这将阻碍高校开展知识产权继续教育项目。

总体而言,高校在做长期的继续教育项目、脱产的继续教育项目、知识产权普及教育项目以及涉及多种类型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继续教育项目等方面比政府主管部门或商业机构具有较好的优势。

2.2 政府主管部门

政府主管机构可分为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1)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优势与劣势。

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的专业性、经验、师资队伍、学员召集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在高端的、面向全国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方面具有龙头地位。此外,由于国家在继续教育经费方面的支持,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开展的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其收费较低,但影响力较大。同时,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继续教育机构通过对高端知识产权人才的继续教育以及地方师资力量的培养,使这些中坚力量又成为各地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

但是,由于资源与精力的限制,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继续教育的规模、继续教育的内容等方面不可能满足全国各地的多层次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需求,尤其是针对地方的特定继续教育需求的满足度不足。这需要依靠地方知识产权局、高校等网络结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知识产权的继续教育。

(2)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优势与不足。

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在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地方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工作。他们在继续教育宣传、学员的召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对继续教育调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平台。不足之处在于地方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在资源、精力方面的限制,较少的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设立有独立的、统一管理的专业化继续教育机构,这使其在师资队伍的维护与培育、继续教育方案的专业化等方面还需要依靠外部的资源。此外,由于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分属不同的行业主管,在“大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方面,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2.3 商业继续教育机构

商业性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继续教育项目的市场机会捕捉上更具敏感性,并且在继续教育的专业化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其在国内实务界师资力量以及国际师资力量的合作上更有优势。但是,其收费通常较高,并且在国内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商业继续教育体系较发达,而内地相对较弱,这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商业性继续教育机构主要适用于高中端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尤其是在国际合作的短期继续教育项目上更具优势。

2.4 行业协会与企业知识产权部门

行业协会和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对行业内出现的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的把握更准确,因此继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实务性。其中,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主要在企业、企业集团、供应链的内部,即以企业的内训为主,这种继续教育通常不具有横向扩展性,即针对竞争对手的继续教育,企业主导的继续教育具有先天的不足。行业协会主办的继续教育主要针对行业内部,其在行业内部的竞争性企业的召集上具有优势,并且有利于行业内部成员之间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协调与沟通,其师资力量主要由行业内的研究专家及政府部门、高校的师资力量构成。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业协会发展成熟度还不高,这种继续教育目前发展的规模还不大,但应该是未来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

3 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主体的协同

对于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主体的协同,需要考虑继续教育项目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继续教育师资的层次、项目的时间跨度等因素。以下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项目,分析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主体的协同关系,如图1所示。分析如下:

(1)在面向全国的具有高层次师资并且带有公益性质的继续教育项目时,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属机构与高校、地方知识产权局或行业协会进行协同,联合开展该类性质的继续教育项目。

(2)在面向全国的具有中层次师资并且带有公益性质继续教育项目时,可由高校与地方知识产权局或行业协会协同举办。

(3)在具有高层次师资的商业性继续教育项目时,可应商业性继续教育机构单独举办,或者由商业性继续教育机构与全国或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协同举办。

(4)针对一些继续教育时间比较长,例如几个月的不脱产继续教育项目时,可由高校单独举办,或由高校与地方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等协同举办。

(5)对于企业高端的知识产权内训项目,可由企业知识产权部单独举办,或者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协同举办。

4 知识产权继续教育课程模块组合结构

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课程模块的设计。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模块设置应兼顾以下基本原则:

(1)注意职业类型的区别,即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职业类型进行设置。

(2)注意行业的区别,即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行业类型特征进行设置。

基金项目:基于新《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注意不同工作层次的区别,即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工作层次进行设置。

(4)注意基础性知识产权知识与能力课程的设置,即应针对不同行业或不同职业类型所共同需要的基础性知识产权知识与能力,设置基础性知识产权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根据上述原则,进行模块化组合,可以形成组合化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课程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该课程模块结构,就可以结合学员的特点来制定特色化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5 结语

知识产权人才继续教育,是指对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教育。随着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以及实务型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举办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知识产权继续教育项目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继续教育师资的层次、项目的时间跨度等因素,来分析知识产权继续教育主体的协同关系。此外,本文还对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课程模块设计思路进行了探析。本文的研究为促进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钱建平.谈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社会化[J].科技管理研究,2010,(7):150152.

[2]靳晓东.创新型国家建立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J].生产力研究,2010(11):106107.

[3]谷丽,丁堃,陈树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人才培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5):9092.

[4]章慰,卫琳.基于项目制运作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6):13.

[5]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6):914.

[6]赵德成,杜平,杜育红.参与式教学培训效果:基于四层次评估模式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9(6):4752.

[7]马启鹏.体制创新: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制度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6):15.

上一篇:你好,我是留学生 下一篇: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