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11 02:52:01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 要: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数学魂”“数学味”,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本文深入阐述了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的基础、基本形式以及核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

一、关注生活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教学中能否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有效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活动中,我们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例如,教学《中位数与众数》一课时,教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在招聘公告上写道(课件出示):‘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若干名,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意者请与本公司联系。’有一位青年去应聘,工作一个月后,工资发下来,一数,怎么才600元,他就去找公司经理,公司经理拿出了公司工作人员的工资表让他算,他一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没错,可他还是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由于经理和副经理工资很高,所以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是600元,应用这个数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员工工资水平有高有低,可以取其中一个中等收入的作为员工的工资水平。”这时,教师顺水推舟提出“中位数与众数”的知识,指出,除了平均数外,数学上还有两种统计量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如这个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是600元,600元就是该公司员工月工资数据的众数。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据称为中位数,如该公司员工月工资从小到大排列,650元正好是中间的数,这个数就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以活动为主线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形式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构建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领悟数学、理解数学。为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欢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这里提出以“四无”为衡量、判断是否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标准,即童言无忌——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童心无畏——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种安全感;童真无邪——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童爱无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美好,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发展思维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思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借助表象,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教学时,教师应把抽象知识“物化”成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的具体材料。让学生通过眼、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建立丰富的表象,促进思维的内化。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因为分数是一个抽象概念,教学时可以先用具体事物让学生操作,如把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与其他各份一一比较。这样,让学生通过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再要求学生观察一条绳子,不动手,想象把它平均分为3份,用手比一比,每段多长。学生想象平均分绳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以原来动手操作、感性认识在脑中留下分数概念的表象为支柱,通过想象,实现了思维内化,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小学生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抓住某个字句作为思维的依据,常出现“思维的无序性”。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说理”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概括出需要解答问题的数量关系。对部分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后,还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出为什么这样列式,其依据是什么,以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四、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是有效教学的目的之一。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素材。我们应大力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书上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对象,使学生的观察、思考、猜想、探索有一定的凭借。

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有意识地将陈述性知识(是什么)转化为探究性知识(为什么)。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先讲解例题,让学生明白计算法则后再指导学生巩固练习,现在则是先让学生自学例题,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位数乘一位数列竖式笔算时从低位算起,而不从高位算起”,学生通过两种算法优缺点的比较,领悟了计算方法。这样就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改变了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不断“尝试—纠偏—再尝试—再纠偏”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当然,让学生先学,并不是教师就不教了。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究能成功,教师一要预设学生的“未知”,为学生选准探究内容和重点;二要关注生成,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说出相应变动,或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调整教学进度,或将差就错,变学生错误为新的学习资源;三要适时点拨、引导,“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握时机,疏通探究途径,拓展探究成果。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数学魂”“数学味”,这个“魂”和“味”指的是数学课能否让学生思考,能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是否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是否通过思考掌握了数学知识、领悟了数学方法、理解了数学思想。

上一篇: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拓展——让“惜时”永驻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