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5-17 06:06:01

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受天气的控制也越来越小。但是人类的某些活动还是受到暴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正如体育课。对初中学生来说,体育课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与大自然接触,愉悦心情,锻炼身体的室外课,再加上初中学生还处于好动、好玩的年纪,所以体育课普遍受到初中学生的欢迎。但是一旦出现雨雪等天气,或者体育器材不足,体育课不得不改为室内课,甚至取消,这时候学生往往抱怨一片。其实,我们应该转变对体育室内课的态度,正视体育室内课的重要性。

1体育室内课的重要性

其实,体育室内课也是相当重要的,上好体育室内课能够让学生多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巩固基础,明确体育技术动作的相关环节,理解技术动作的原理,学习注意事项,提高安全系数。同时,选择体育室内课也有着相当大的必要。首先,合理安排体育室内课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是由我国的气候特点决定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面对恶劣天气,需要教师合理安排体育室内课。最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很多地方学校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这就需要体育室内课来弥补。

2我国体育室内课的现状

2.1教师不重视

对于室内体育课,教师思想上不重视,觉得体育教学只要上好室外课就可以了,忽视了室内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端正态度,好好备课。体育基础知识本身就是枯燥的,有的体育教师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组织语言的能力有限,内容空洞,上课往往只是照本宣科,这样使得体育室内课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也没有兴趣学习。

2.2学生毫无兴趣

初中学生大多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面对越来越沉重的升学压力,除了体育课,本身课外活动的时间就很少,初中学生对室外体育课也是满怀期待,室内体育课,剥夺了学生到室外自由活动、玩耍的权利,面对教室无形的压力,学生也不愿意呆坐着听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只能“纸上谈兵”,而不能实际操作。所以,在体育室内课中,学生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效果较差。

2.3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是保证课堂获得高效率的前提。但是对于课堂内容的选择,体育教师往往都是选取课本上的内容却没有创新、改变。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新颖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将室内教学独立于室外教学,导致室内教学的理论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实践的检验,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更是无趣。

3怎样上好体育室内课

3.1引入教学

室外体育课一般都会进行热身运动引入教学,但是,室内体育课没有热身运动,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3.1.1“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根据课本知识点抽出几个较重要的问题,在讲课之前,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一边听课一边思考问题答案,最后要提问学生,检验上课效果。

3.1.2“案例”式教学。我国有许多著名的运动员,如姚明、刘翔等,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某个运动员的伤病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原因,并想出解决方法,将课上所讲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运动伤病,更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3.2打好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与任务,认识“德智体美”,有关体育运动的生理卫生知识,在初中体育课上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及措施。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目前我国体育运动的现状和有何成就,国内外体育发展动态,主要的体育组织,世界著名运动员,运动项目的历史发展演变,裁判规则等。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重大比赛,介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特别是我国运动员的光荣事迹,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勤学苦练、积极锻炼的精神。

3.3结合课外技术教学

在进行室外课的时候,讲解时间很少,学生只能看着教师的动作学习,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在室外课中认真观察,出现问题可在室内课中讲解。教师在室外课后可以将学生动作存在的错误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在课上向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改进的方向,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论课的内容之一。

3.4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室内课中,有些课堂内容是讲人体结构图的知识。比如,在讲到人体器官这一堂课,很多名词比较复杂,教师不会用语言描述出来,单凭照本宣科地讲解,大多数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便能将身体的各种结构和呼吸消化的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正规的篮球场地大小和规格时,可以用不同篮球场地和不同器械大小的课件,或用图片或者动画表现出来,上课时只要移动一下鼠标,立刻会在屏幕上出现该器械或场地的大小尺寸。这样教学上课效果将会大大增加。

中学阶段,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些培养不仅仅依靠室外体育活动,同时也应该结合室内体育课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