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让“惜时”永驻学生心田

时间:2022-09-01 11:07:04

拓展——让“惜时”永驻学生心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课改新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教改中,教师摒弃了“教教材”的传统观念,知道了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也知道不能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应该善于立足课文,超越课文,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进行拓展。但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设计的拓展一般都在课后,或用一两句话引导拓展,或铃声始响,发下拓展文章一篇。笔者认为拓展没有“时间”限定,应该就需而拓。比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6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让惜时永驻学生心田,笔者精心地进行了如下的拓展设计:

1.课前拓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课前拓展主要是让学生搜集资料,如文章作者、写作背景、文章主人公的资料等,以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笔者在教学《匆匆》一课时,除了让学生搜集以上相关资料外,还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在开课之前,先让学生以竞赛方式交流搜集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交流中,学生重温了许多学过的名言警句,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另外还有“不教一日闲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等名人名言。再以导语“朱自清先生也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于是写下了《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理解”引入教学内容。这一设计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让学生对惜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为理解课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课中拓展——激发想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认识。在教学《匆匆》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因时间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时产生的遗憾、茫然、无奈等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插入相关写作背景介绍,使学生对作者产生上述思想感情有了根源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细腻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学生争相发言。教师继续引导:“让我们也当当小诗人,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试着说一说!”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说出了:“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前滑过;踢足球的时候,日子从脚底下溜走;打游戏的时候,日子从指缝间漏去……”“上课做小动作时,日子从手上溜走了;下课捉迷藏时,日子从脚底逝去了……”等诗句。这一拓展设计,在打开学生想象思维大门的同时,学习了作者的写作特点,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反思自己曾经虚度光阴的行为时,懂得了惜时的重要性,达到了对课文教学重点的突破。

3.课后拓展——升华情感认识,培养写作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理想的教学是把教材当作学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所以课后拓展,如课外阅读积累、课后作文小练笔、实践调查活动等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拓宽语文教育渠道”这一要求。《匆匆》一课在通过课前、课中拓展的设计教学以及有感情朗读、欣赏文章的优美文辞之后,教师适时鼓励学生以“惜时”为主题,进行课后作文小练笔,体裁不限,可写《匆匆》读后感,可仿写《匆匆》,亦可自拟题目。通过检查评改,发现学生作文体裁多样,有仿写、有读后感、有诗歌等;部分作品文辞优美,自我剖析直抵心灵深处;有的作品在写作特点上融“名言警句、惜时实例、联想感慨”于一体,而且每篇作品都以“惜时”为主题,写出了时间的宝贵以及如何珍惜时间等。

至此,通过该课的拓展设计教学,学生达到了由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升华为对自我的剖析认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写作的能力,《匆匆》一课的拓展教学设计,让“惜时”永驻学生心田!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