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时间:2022-08-11 02:04:35

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发病特点

心脏神经官能多见20~30岁的青年人,尤以女性较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胸痛特点:疼痛部位常发生在左侧下方,而不是在胸骨后;以刺痛为多见,持续时间往往又很长,可达数小时以至数天,缠绵不断;胸痛多出现于过度劳累之后,而不是劳动的当时;做轻度活动或将注意力集中于工作时比安静状态下反而要舒适;有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做深叹息性呼吸,也会使疼痛减轻;口含硝酸甘油,常无济于事;平素多伴有气短、头晕、易出汗、失眠、疲倦、手脚发凉、喜做长出气、情绪易波动等,虽然健康并不受明显影响,但是很多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由于症状繁多,非常痛苦,压力增大,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

病因症状

其发生与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熬夜、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佳、生气着急等有一定关系。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痛、呼吸不畅、喜欢长出气,全身乏力,有时伴有易激动、失眠、多汗、颤抖、头晕、腰腿酸痛等一系列神经症症状。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常以自觉心跳为主诉,或感觉心前区搏动或不适,或常感心跳加快,不能自主,但摸脉搏一般心跳不超过100次/分,也很少伴有明显的早搏等心律失常情况。其心前区痛常局限于一点,或呈游走性,常为刺痛、跳痛,持续时间几秒钟,也可为隐痛,持续数小时、大半天甚至几天,其发生没有明显诱因,可以在紧张、劳累或激动后出现,也可以在安静时发生。

体检发现

常无特殊发现。多呈焦虑状态或紧张表情,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心脏听诊时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伴有心前区Ⅰ~Ⅱ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偶有早搏出现。

辅助检查

心电图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病人出现ST段压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多在Ⅱ、Ⅲ、aVF或V4~6导联出现,并经常发生变化,心得安试验阳性。部分病人运动试验阳性,但进行心得安运动试验时ST段和T波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检查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的结构异常。

鉴别诊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需在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诊断时宜慎重。应排除内分泌性疾病的基础上做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及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冠心病患者的胸部不适常与活动或体力劳动有关,心得安试验阴性,运动试验阳性;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多有上感病史,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可供鉴别。

中医药治疗

本病西医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常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效果不太理想,而病情反复发作进一步加重病人思想负担,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疾病日久不愈。

中医中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特色疗法非常全面,主要有意疗、针灸疗法、药物疗法等。

意疗包括有:中医情志疗法、中医修身养性疗法、中医情境疗法、中医激情疗法、中医行为疗法、中医导引吐纳疗法等。

针灸疗法: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改善心身功能状态,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调和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目的。常用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后溪、丰隆、风池、百汇、心俞、神门、太冲等。

中药疗法:病因多为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心脉闭阻所致。辨证一般分4型:①心虚胆怯:除主症外伴有烦躁易怒,善惊易恐,寐少多梦,坐卧不安,脉虚弦。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养心安神。方用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②心血不足:除主要症状外同时伴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寐差,动则心悸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化瘀通络。方以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③阴虚火旺:心悸、胸闷、气短兼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化瘀通络。方以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④血瘀痰阻:心悸兼见头晕目眩,寐差,胸痛胸闷较甚,或见胸中隐痛,呼吸不畅,痰黏不易咳出,脉弦细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养心通络。方以失笑散、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

预防措施

注意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保证一般意义上正常人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①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②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③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④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

上一篇: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下一篇:多种维生中药内服外用配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