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爸爸为“第三者”

时间:2022-08-11 01:01:04

陈浩妈妈原本是个很能干的职业女性,有一份很好的工作,陈浩出生后,她就开始了“育儿”的全面学习,从胎教到早教都悉心对待,母子俩天天腻在一起,不仅管陈浩的吃喝拉撒,而且还变着花样陪陈浩玩,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听儿歌、穿珠子、搭积木……

小陈浩一天天长大,而且越长越惹人爱,每次妈妈带他出门,都会有不少小区的叔叔阿姨逗他开心,哥哥姐姐都想和他一起玩。可是面对别人的热情,陈浩却很抗拒,除了紧紧牵着妈妈的手,别人一碰他要么逃避要么就尖叫着反抗。陈浩虽然聪慧可人,妈妈对他这种不愿意与自己之外_的任何人做过多接触的性格有了担忧。妈妈认为这是陈浩和自己待的时间太长,与外界的接触太少了。从那之后,只要有空闲,妈妈就会带他到外面玩,鼓励他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可不管妈妈如何努力,陈浩还是对其他人不感兴趣,似乎他的世界只有妈妈一个人,一离开妈妈就会哭闹。

陈浩的爸爸作为IT界的精英人物,他工作起来常常是颠倒黑白,因此,儿子虽然快3岁了,但他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完整的一天。在家里,高兴时,陈浩也会让爸爸抱抱,和爷爷奶奶亲近,但这一切都得在妈妈的视线之内,否则,他同样会发脾气、不高兴。

陈浩3岁那天,因为工作,爸爸没能参加他的生日party,但他早早给陈浩订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晚上,当爸爸回来想和他亲近一下以示关爱,此时,陈浩的妈妈冲凉去了。不知是爸爸的胡子扎疼了他还是怎么回事,陈浩一边猛推爸爸,一边哭着喊着满房间找妈妈。那天晚上,他还不让爸爸上床睡觉,把他视为一个“第三者”,孩子的这种抗拒真让做爸爸的哭笑不得。联想到陈浩的“不合群”,妈妈十分不解;自己苦心想培养一个聪明阳光的小男孩,儿子为什么偏偏会如此拒绝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呢?

专家点评:不可否认,这对母子在建立了深厚的亲子关系时,也形成了过度的亲子依恋,从而导致孩子的世界狭窄到容不下爸爸,视自己的父亲为“第三者”。陈浩的聪明能干是全职妈妈的功劳,与此同时,他狭隘的生活圈的形成同样归罪子对妈妈的过度依恋。依恋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如果这种依恋处在正常状况,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孩子感到安全、亲切与放松就会开朗活泼,如果停留在过度依赖的层面,一旦依恋关系遭到破坏或者受阻,孩子会因紧张、害怕产生如尖叫、哭闹、挣扎等不良反应。这就是典型的“全职妈妈综合征”表现――因过于关注孩子,孩子将妈妈视为自己心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离开了妈妈这个核心就会不知所措。

一般而言,由于孩子对妈妈的偏爱,在没有妈妈的环境中会出现分离焦虑,如情绪不安、胆怯等,这是正常的,而且一般会很快因注意力的转移,如发现新的玩具、好玩的游戏等,能够忍耐与妈妈的短期分离,恢复正常言行。这就是孩子独立性的建立,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有“全职妈妈综合征”的孩子却不能忍受这种“突然断奶”,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中常常陷入越来越深的害怕中,做出种种不可调和的反抗。

让孩子远离“全职综合征”,就要注意在亲子之间适时增加其他角色,用这种多边关系改变原有单一的一对一,用这种“挤入式”的角色慢慢改变全职妈妈在孩子生活中的“唯一性”,并渐渐成为孩子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爸爸的及时介入,有助于和谐亲子间家庭关系,让孩子不视父亲为“第三者”。当然,这个“第三者”的参与不是突然的,而是在孩子渐渐接受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如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一点点增长直到全盘接受。

在育儿过程中,有目的地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让他在与陌生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集体快乐的存在,借以平衡对妈妈的过度依恋。如留给孩子独自玩的时间逐渐延长等。

多做引导工作。经常带孩子观看小伙伴游玩的场面,让他感受到玩伴间的快乐。如妈妈先和别的小朋友玩,玩“捉迷藏”,在孩子视线中消失,既让孩子体会与同伴玩的好处,接受和同伴一起玩的,又能在游戏中缓解分离焦虑。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她讲讲其他孩子有趣的事,来激发与他人相处的美好情感。

上一篇:让懦弱不再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下一篇:驯服“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