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标点符号

时间:2022-09-21 08:57:03

编者按:彬彬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学两个月,发生了很多事,可都被他的妈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一顺利解决。但麻烦的事又来了,最近彬彬的语文作业经常忘了标点。您家的孩子也刚上小学吗?作业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吗?那么请看彬彬妈妈是如何帮助彬彬成功捉住标点符号的。

最近彬彬的一年级语文作业连吃了几个B,一向对儿子严加管教的妈妈可着急了,她拿着作业本仔细看,还真看出了问题。原来是最近新学标点符号,彬彬在看图说话或者造句时,经常手忙脚乱,不是忘了逗号,就是忘了,双引号,还有许多句子都是只有字,没有句号的。

妈妈生气地问:“为什么漏了那么多标点符号?”彬彬低下了头:“不知道。”他偷偷看看妈妈不满的样子,赶快加上一句:“忘记了。”

“忘记了?怎么不忘记吃饭?从今天开始,每漏一个标点符号就罚抄写一页。”妈妈的口气充满了威严,彬彬只有点头的份。看到儿子听话的样子,妈妈舒了一口气:趁现在发现得早,应该可以及时改正的。

第二天彬彬回到家很早,妈妈发现平常一放书包就开电视的儿子居然一头扎进了房间,就再也没出来。她轻轻地走过去,看到儿子在桌子旁写字,欣慰地笑了――看来儿子还是懂事的,知道自觉写作业了。

“吃饭啦!”妈妈实在心疼这个懂事的儿子,一边叫一边走进房间。彬彬没抬头,手里的笔也没停下。“吃饭啦!”妈妈再次大声地提醒。彬彬放下笔,说:“妈妈,对不起!我今天漏了五个标点符号,要罚抄五页。”说完,他的眼睛就红了:“可不可以少抄一点?我知道错了。我一回家就忙着抄,到现在都没抄完……”

一个星期后,漏标点符号的情况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看来罚抄不是办法,彬彬反而越来越不在乎抄写了,有时候甚至公然抗拒惩罚,妈妈犯了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篇文章,分析孩子受惩罚的心理,居然写着:惩罚是没有用的。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被惩罚过了,就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这真是太可怕了!怪不得彬彬不但没改好,反而越来越皮呢!妈妈决定找其他方法来解决。晚饭后她找彬彬谈话。

“最近老抄标点符号,挺累的吧?”

“是啊!我都累坏死了。”彬彬一脸沉重地回答。

“换了我,我也会烦的。妈妈小时候就挨罚过,真不好受!”妈妈同情地说。彬彬瞪大了眼睛:“妈妈也会犯错啊?”很快又泄气地低下了头:“妈妈肯定很快改正缺点了,可我怎么也改不了,天天都挨罚。”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醒你不漏标点符号呢?”妈妈问。

“嗯,写的时候注意一点。”

“你平时写的时候已经挺注意的了,但还是有疏漏,怎么办?”妈妈继续问。

彬彬烦躁起来:“它们硬是要漏,我有什么办法?”

妈妈耐心地说:“我小时候因为漏题得过不及格,后来老师教我检查,再也没有不及格过。”

彬彬若有所思:“是哦!我也要检查作业。”

“那好吧,试试这个新办法,看看好不好用。”妈妈轻松地说。

当天晚上妈妈特意陪着彬彬写作业,完成作业后彬彬想直接收拾书包,妈妈笑眯眯地问:“你忘了什么事情吗?”彬彬马上开始检查作业,结果发现作业又漏了个句号。妈妈说:“这个小句号可真淘气,专门和你捉迷藏,我们可别让它再逃跑了。”彬彬点头:“是啊,它要跑我就检查作业把它捉回来,再跑再捉!”妈妈很高兴:“对!想跑?门儿都没有!”“何止门都没有,连窗都没有!”彬彬斩钉截铁地加上一句。

从此以后,在妈妈的督促下,彬彬逐渐养成了检查作业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再也跑不掉啦!

上一篇:如何纠正一年级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 下一篇:让懦弱不再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