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探究

时间:2022-08-10 09:52:24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探究

摘 要: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第一扇窗户,通过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新生对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有一个心理上的、思想上全面的准备。根据高职类新生的特点,制定入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灵活生动的教育方法将为新生适应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积极而有意义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10-02

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维护学校稳定,搞好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做好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引导工作,除了严格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开展好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和指导工作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其效果将直接影响今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和顺利程度。

一、现代高职生的特点分析

1.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

高职专科生录取分数较本科生低,学习起点不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2.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

由于高职生在高中时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有畏惧心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升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对高职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缺乏了解,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也不足。

3.自卑心理严重

目前,高职学生还有一些特殊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上了高职“低人一等”的思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而且录取分数较低,与本科学生相比产生自卑心理;第二是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也阻挡了很多优秀的高职生的求职之门。

二、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式探索

在深入考察新生在入学后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与兄弟院系交流和辅导员不断的进行探索,逐步确完善了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1.加强校情校史教育,引导学生爱校爱系

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新生一入校,正处在从中学向大学过渡的转型期,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不能迅速的适应大学生活。部分高职新生在报到后申请转系转专业,有的甚至入学几天后就退学,更多的新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不适应,从而严重影响了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健康成长。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进行校情校史教育,向新生详细介绍学院及系部的概况、专业设置、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岗位等,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实验实训室等学院设施,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生活环境,了解学院,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新生入学后就能了解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工作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模式。教育学生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

2.管理与教育并重。使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新生的自觉适应

新生一入校,面对全然陌生的一切,绝大多数会产生小心翼翼的心理,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在这个时候,及时对新生进行规范教育,让新生了解学院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白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是进行正常大学学习生活的制度保障,作用将会十分的明显,效果可能会延续到学生毕业甚至更长。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来,就是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教育,公寓管理教育,学生奖惩、资助管理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等。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育,使新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强化新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抓好开头,把新生在军训期间形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纪律作风保持和发扬下去。坚持深入新生宿舍、教室进行督促检查,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及时进行教育纠正。既要善于应用激励机制,又要辅以惩罚措施,做到赏罚分明。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综合测评考核表》所建立的考核体系,就学生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诚信程度进行考评。明确加减分项目,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褒扬先进,激励后进。考评成绩与奖学金挂钩,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的潜意识,约束违纪行为,增强针对性教育。

3.加强新生生活常识的教育

现今很多学生上大学后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缺乏社会阅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做为学生管理人员,我们要在入学教育的时候对学生加强生活常识的教育。例如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同学们的财产安全问题、以及社会上形形的骗术等等。把一些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曾经在学生中出现过的实例讲给新生听,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在像听故事一样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这些意见,从而杜绝可能出现的许多安全隐患。

当然,入学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学校各项制度,使学生在学校办理各类事情有头绪、有程序(如财务处、教务处、户籍办等等)。做为学生还应该了解学院的学籍管理制度、各类奖助贷的评选制度等等。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高职学习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要用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的故事激励新生,教育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把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潜心学习的动力。

5.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适应是个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关系,个体只有不断的调整自我的身心状态,才能使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上了大学之后,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陌生人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重头开始了。但由于个性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多大学生却变得“不会交往了”,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友好相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人交往,课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上网、看电影、玩游戏,沉迷在自己幻想的天地里无法自拔。糟糕的人际关系成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拦路虎。因此,要帮助学生尽早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私与无私的关系,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的修身养性。逐步培养自信、自强、诚信、友爱等诸多方面的健全人格成了我们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6.把握新生思想脉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成才的基础和载体。高职新生进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要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这是新生在适应期普遍的烦恼。在新生入校后,学院心理指导中心在新生中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新生辅导员,同时通过进行学生访谈、任课教师访谈等形式,对新生的基本心理状况进行摸底,建立新生心理档案,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对于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学院心理指导中心及辅导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小贴士、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在新生当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咨询,促进新生主动学习自我心理调适,实现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刚进入高职院校大门的新生而言,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角色的转换、学习定位、学习规划、人际关系等无不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及时有效的入学教育可以让新生明确奋斗方向,为他们设计奋斗蓝图,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指引航向,为我们今后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做好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紫玲.高职院校新生的特点及入学教育对策[J].新西部,2007,(10).

[2]龙运初.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7,(23).

[3]钟卫稼.谈谈如何帮助高职新生实现角色转换[J].中国科技信息,2006,(2).

[4]赵云鹏,许慧芳.浅析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冲突及解决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0,(5).

上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下一篇:探析家庭教育缺失 狠抓行为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