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同育人策略初探

时间:2022-03-30 06:09:55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同育人策略初探

摘 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是否协调,必然影响班级班风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将二者的教育影响形成合力,共同把班集体搞好,才能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17-01

一、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同时负有协调班级学科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在与科任教师的工作配合中,班主任要扮好三个角色,强化与科任教师的合作,更好地促进班级发展。

1.合伙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就好比是学校指派的某个特定班级教育教学的合伙人,都在为这个班级的发展而服务,为班里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工作。

(1)合作关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必须为学生在校的有效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引导与服务。学生的系统学习和全面发展仅靠班主任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依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通力合作,任何拒绝合作的做法都将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竞争关系.竞争是生存的法则,更是发展的基本需求。教师发展需要竞争。为了自身发展,班主任对内要与各位科任教师竞争,对外要与其他班主任竞争,而所有的竞争必须是理智和有序的。

2.召集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在教学上是平等的合伙关系,但在班级事务和促进学生发展中则要有主次之分,班主任是一个起牵头作用的召集人。班主任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又是班级事务的决策者,为了班级建设、为了学生发展,班主任不仅要搞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而且还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的召集人角色,它赋予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更多的权限。

3.助理员。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是利益共同体,是合作前行的团队,作为助理员的班主任要为科任教师做好后勤保障,要妥善解决班级发展中遗留下的问题。班主任要着力做好两项工作:全力营造良好氛围和及时化解师生矛盾。

二、农村中小学科任教师类型分析

1.主动热心型。虽然只是科任教师,却像班主任一样,积极、热情、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当中来。这种类型的科任教师会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一旦发现班级中的种种不足,还能有针对性地给班主任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这类科任教师是班主任最有力的助手,最有效的支撑点。但这类科任教师的风格也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弊端。

2.只管教学型。该类教师能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却不会在自己教学与课堂之外参与提议和管理。这类科任教师也能配合班主任工作,但对班级的管理,他不会主动提出任何意见,也不承担任何责任,他的目标很明确,只管好自己的课堂,只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这类科任教师一般不会给班主任的管理设置障碍,但也不会给予班主任其他更多的协助。

3.自私独尊型。这类型教师是让班主任非常头疼的科任教师。这类教师自然不会有协同作战的意识,更谈不上团体利益,一切以满足自我意愿为前提。只盼自己所教的学科名列前茅,只希望自己的学科上多几个优生——即使牺牲其他学科利益也在所不惜。

4.安于现状型。这类型教师是班主任最难沟通的对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隐患。这类教师在工作中抱定的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他们的工作理念就是“混日子”。

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职责界定问题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具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沟通师生、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落实学校育人目标,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职责。班主任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导师的作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主任职责》中规定,班主任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科任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应当是:首先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任务,教会学生学习和发展,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协同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四、协同育人策略分析

1.班主任应取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班主任要取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总结要注意对科任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吸纳;(2)班级阶段性工作的开展,如主题班会、三好学生的评选、发展少先队员和团员、参加学校重大活动等,要在征求科任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同时争取他们参与活动的组织;(3)不断关心、了解科任教师的工作,努力搞好学科教学的协调,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教育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不断通报学生及班级管理的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工作与科任教师不断取得联系,增进信任,全面形成共识,进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逐步使科任教师感受到和谐集体的工作优势,体会到与班主任搞好配合,才更有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也就成为自然的事了。

2.科任教师应当与班主任搞好合作。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搞好合作、配合,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1)充分认识班级管理机制和良好班集体对科任工作的支持与帮助;(2)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有关活动;(3)经常与班主任互通工作情况及有关信息;(4)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以上将科任与班务工作融合一体,在共建良好班集体方面形成合力,取得良效,使班主任切实感受到科任教师的有力配合是不可或缺的,使其对科任教师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成为自觉行为。

3.互树威信是搞好协作的有效补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扬对方学生看不见、听不到和了解不全面的优点及长处信息,使学生更加崇拜、欣赏和感恩每一位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各科和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分析 下一篇:锤炼课堂教学语言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