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10 07:10:03

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和治疗组(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每组51例。治疗2个疗程(14 d为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血栓通;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a)-11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covery

HUANG Zhenjun1, ZHANG Lijian1, CHEN Jianxin2

1.The No.309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91,China; 2.The No.457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covery. Methods: 10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nd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5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were assessed at 2 course of treatment (14 d of 1 cours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f two group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9 cases were basically recovered, 24 cases had obvious effect, 12 cases had effec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nvalescence;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cupuncture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相应区域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的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梗死等。脑血管病恢复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大多数人认为,此期间若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会显著提高,预后较好。缺血性脑血管病属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风,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宜补气活血,以除沉疴。笔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第三九医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其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48~90岁,平均69岁;脑梗死63例,脑栓塞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CT、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2];②首次发病或曾发病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③病程>7 d;④无意识障碍,有明显肢体运动障碍,患侧肢体肌力为0~3级或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⑤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经络标准[3]。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颅内压及高血压、营养脑细胞、预防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 针灸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头部:运动区、百会、四神聪、水沟等;上肢:肩、肩、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后溪、合谷等;下肢:环跳、风市、髀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穴位交替使用,辨证加减。手法平补平泻,以患者感到酸、麻、胀、重为宜,留针30 min,每10 min行1次针,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针刺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栓通(冻干粉针)0.45 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以上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将无变化、死亡作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恢复期的治疗是否得力与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能否最大限度改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4]。因此,恢复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针灸治疗中风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毫针刺法、电针、舌针等传统针法,以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十二井穴针法等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可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脑功能,激发和加强椎体外系的神经功能而使肢体功能恢复[5-7],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功能。中风恢复期,邪盛状态已经得到不同程度地控制,而正气不足、阴阳失调、痰浊血瘀的征象逐渐明显,虚和瘀为此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治宜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熄风化痰、疏经通络。本研究选取头部穴位以醒脑开窍、补髓填精;“治痿独取阳明”,肢体选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辨证取穴,随症加减。经过2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针灸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血栓通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血栓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8];能明显降低血液黏度,加速血流,增加病灶血流量,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和再发生[9];可明显改善脑组织因缺血引起的脑能量耗竭,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10]等。可见,血栓通注射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本研究中,笔者应用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显示,针药结合治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更能显著减轻脑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疾病中,充分整合中西医优势,着力挖掘传统中医药精华,多靶点、多途径的进行治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1-173.

[2]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7(3):64-66.

[4] 朱月娇,张长怡.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3):60-61.

[5] 曲荣广,高鲁博,李卫.酶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2,5(10):623-624.

[6] 苏勋庄,侯健,高楠,等.早期针刺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1):26-28.

[7] 马振国,刘敏君.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恢复期190例[J].陕西中医,2002,23(2):157-158.

[8] 倪训业,李世光.大剂量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5):288-289.

[9] 黄如训,曾进胜.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7(5):355-357.

[10] 韩全安,胡威夷.三七总皂甙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8):506-507.

(收稿日期:2011-04-12)

上一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