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融合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10 12:00:57

区域融合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研究

内容提要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空间形态 区域创新 分层发展

一、引言

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Marshall的《经济学原理》(1890),并由Joseph A.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1912)丰富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也开始不断变化,区域创新也由技术、制度、产业创新向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转变。

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圈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但在以市场为主导、以区域创新为支撑的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已不能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创新发展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的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区域空间形态的内涵及其经济学意义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区域创新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方面已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对区域创新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的界定基本上介于两者之间,本文认为这种认识并没有从根本上清晰地抓住“区域”这个概念的本质。区域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集合体,区域创新不仅要反映区域的时间维度,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区域的空间维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对区域创新的理解只抓住了区域的时间本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强调区域的空间创新,而所谓空间的创新,即区域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及相互关联的创新。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的运行平台。

所谓区域空间形态是指区域内部各经济单位和功能组织在时空中以多种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在空间上显现出的投影。它是区域整体系统不断地演进的结果,意味着过程与功能。当它适应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积极、上升阶段;当它难以包容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抑制、停滞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决定了区域空间形态,同样,区域空间形态又会影响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形态是否适应区域经济活动取决于区域空间形态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即区域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我国区域经济已在城市集聚形态、产业分布形态和区域间联系的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城市群(圈、带)、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等)和产业链(产业带、产业集团等等),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城市群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事实上,城市本身的存在就明显是一种收益递增现象。但是,当单一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会产生一些阻碍城市规模增长的限制因素,这主要是由规模效应的“门槛”造成的。为跨越这些门槛,在空间形态上,规模效应的时空耦合特征将表现在三个方面:规模较大空间的生成、相同规模空间数量的密度周期性增加和空间范围的周期性扩大。因此,规模效应的归宿在于城市群的构建与不断完善。

开发区是人力资本的集中地,是高度熟练的人力资本、R&D的集聚趋势、创新的地方化的空间载体。开发区在区域形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一定量区域人力资本在开发区的集聚来实现的,并能够带动区域技术资本的存量的迅速提高,进而影响区域顾客资本、市场资本存量的增加。因此,在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区域政策的一个优先选择可以是争取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向高密集型转化。

技术进步一直被视为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而一个区域内的技术只有扩散并得到积累才能创造出规模效益,或者说是增殖效应。就区域而言,通过产业链来优化其内部子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产业链来构建城市群,降低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协调成本,则是区域内技术扩散的一条有效途径。与其他关联形式相比,区域产业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1)。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空间形态的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

三、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现状分析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在实践上,为发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国家在确立了5个经济特区后,又相继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以此为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吸引国外投资、引进技术、出口创汇等方面的作用,国家先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各类各种级别的开发区,主要包括出口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形式,这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后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先驱。20世纪90年代,随着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类开发区迅猛成长。在国家确立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后,我国已经形成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形式组成,遍布全国的发展格局。建立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开发区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挥起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改革和实验,突破旧体制的制约,以局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软条件,迅速集聚起有限的科技和产业资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并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传统的以要素投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作用日益弱化,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作用开始显现;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四是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快速

发展到以城市群或城市带为主体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周边大中小城市为依托,区域城市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形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出现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现象。

不论是城市群的发展,还是开发区的建设都离不开地区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空间上的集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并从贸易层次向产业带和产业集团的方向转变,产业链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为主导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区域空间创新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从分异到同步、从传统向创新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更加突出了创新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综观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历程,可以总结出如下新的特征:

一是区域创新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区域创新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实现形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区域创新的形式有多种,如科技创新,企业、政府与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互动等等,这些形式的创新虽然对地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效果则最为明显,最典型的城市集聚区(群带)、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等新的区域空间形态大量产生,它们改变了传统的区域发展格局,如开发区、科技园区就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空间地域的集聚来降低交易费用,使产业的布局向一定的空间集聚,实现集聚效益,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发挥高新技术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城市群(带)突破了单一城市发展的格局,使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得到了实现,真正形成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机制。这些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发展形式,使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寻找到了新的实现途径。

二是地区之间的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梯度和阶段性。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创新的程度、创新的范围和创新的发展阶段上就存在着明显的梯度。以中部地区为例,在城市群的发展上,由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周边地区城市存在着长期的经济社会联系,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成熟,而安徽虽然提出了沿江城市带,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则存在着中心城市缺乏、发展条件并不成熟的问题,在其他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种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梯度就决定了创新的程度。因此,中部地区要形成共同的创新发展格局仍然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三是区域创新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已经得到了各地的认同和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的发展又是有差异的。如中部各省虽然在城市群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但都把城市群的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制度、政策安排,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开发区的建设方面则主要倾向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对产业链的构建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发展形式上主要以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为主。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对鄂州钢铁公司的兼并,湖北省内几大卷烟厂的合并等。这些区域创新形式的发展对中部地区的振兴和地区共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途径选择

我国区域经济虽然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但各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阶段性、地区之间的层次性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特色上。这些差异性和非均衡性决定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发展不可能具有唯一的统一路径,而应该是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由此,笔者提出我国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我国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和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两个方面。

(一)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变出发,突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差异性,针对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地区采用不同的适合地区发展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具体操作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对地区进行阶段的划分,然后再确定适合其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1、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征

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的原因在于: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其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发展阶段性存在差异也需要采用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要素的形成是需要具备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背景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起飞的途径一般在于要素集聚,如集中优势建立开发区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比较合适的路径选择。而产业链的构建和重组则需要区域内部存在比较成熟的产业基础后才能实施,城市群的建立更是需要区域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水平极高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后才具有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对区域发展阶段性的划分是确定某一地区创新发展模式的前提,而阶段性划分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的。一般来说,对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要突出区域空间结构变革或演进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标准和区域开发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标准作为区域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参考标准。

按照钱纳里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方法和陆大道关于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方法,笔者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发展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低级阶段: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也可认为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开始出现,并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开始向先发达起来的点状地区集聚,城镇居民点等级――规模体系开始形成;中级阶段: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加大,消除区域之间的平衡开始受到重视;集聚经济占主导地位,点一轴系统的空间形态形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得到飞快发展;高级阶段: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平衡协调过渡,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得到带动;经济扩散作用开始显现,中小城市得到发展,城市体系得到完善。

2、按阶段分层的发展模式

根据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顺序可将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分为三层,各层可以确定适合的发展形

态和区域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依托(表2)。表2反映的是以开发区、产业链和城市群为代表的点一线一网三层发展模式。根据区域发展及其结构变化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或低级阶段,发展的途径在于要素积聚,依托点状发展形态可以集中优势发展重点领域,为实现经济的起步做准备。例如在一些县域经济区,在经济起步阶段面临资本短缺、投资环境差的发展障碍时,通过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设立,改善投资环境,依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在本地的集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开始加强,为了节省交易成本,通过构建产业链,依托一定的线状基础设施,通过扩大区域经济的集聚面进一步提高区域的集聚功能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广大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过度膨胀的干扰,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依托网状发展形态,尤其是通过产业链体系的重构、城市群体系的建立,达到更高层次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发挥广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外扩散功能尤为重要。

(二)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出发,突出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针对不同发展类型地区确定不同层次的适合特定地区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对区域进行层次划分的原因和依据在于不同地区或者区域层次,其创新发展模式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同时不同地区创新因素和创新模式的形成是需要不同的区域条件的。如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占主导地位,是不符合发展开发区和城市群的,而在广大城市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就基本具备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创新因素形成的条件,也适合这些创新模式的更好发展。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特定的行政级别和区域层次性,可将我国划分出四类区域,分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县域经济区、二级城市地区和中心城市地区。依据由下而上的原则可将此四类地区划分为四个层次(表3)。

一般而言,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不具备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也不具备区域创新因素如城市群、开发区等形成的科技、产业基础等基本条件,其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发挥农业的积累作用为工业的引进做好准备,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依托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在全国支农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以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快乡村工业化的步伐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县域经济区作为相对落后的城镇地区,处于点轴开发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开始起步,具备了一定数目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要素集聚的要求,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培育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同时通过开发区的建立吸引外来资源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尤为重要。二级城市地区主要指交通沿线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比较密集、除中心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处于线状向网状过度的阶段,经济发展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具备较好的科研和产业条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膨胀和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如何整合现有发展资源,激活增长要素,促进结构升级和完善城市功能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托产业链的构建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各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发展是其创新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而中心城市地区处于发展的最高阶段,经济发展最成熟,城市膨胀问题比较严重,如何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更大范围内的扩散功能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适应于网络开发阶段,可以选择相应的网状发展模式。

上一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