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时间:2022-08-10 04:26:40

语言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一、翻译中西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一)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人们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也会有差异,每个人都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多方面的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翻译过程中对某些词汇的理解大相径庭。中西方对“狗”(dog)这一词语的理解则最为突出。西方把狗看做是最忠诚的朋友、最忠实的伴侣,有关狗的习语也大都是褒义的。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人人皆有得意时。)而在汉语中,狗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低级的动物。“狗”这一词条往往作为贬义词来用,那些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多表达了贬义。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狼心狗肺、鸡飞狗跳等。另外,中西方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大不相同。就餐点而言,西方人喜欢面包加牛奶,而东方人喜欢米饭。在翻译成汉语时,带有“bread”的词组完全失去了“面包”之意。例如:“breadandwater”译为“粗茶淡饭”。再如:“Onecannotmakeanomeletwithoutbreakingeggs”意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日常翻译工作中,译者要尤为注意此类风俗习惯的差异,否则会产生很多翻译曲解,甚至是错误的译文。

(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也会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内在的文化差异。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是因为西方的思维方式重视抽象思维。而汉语则比较具体,这是因为中国人在语言上重意合。例如,在Thereisawhitebirdbetweenthegreenoftheforest中,“green”是典型的抽象词,它是用抽象的表示颜色词语来形容具体的森林的植被样态。所以译为“翠绿的森林中”比较合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研究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然后用符合各自思维方式的语言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

(三)生存环境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航海业在英国十分发达,一度领先于世界。他们通过航海认识了世界,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生活中有许多习语源自航海业。如allatsea(不知所措),drunkasasailor(烂醉如泥)。汉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亚欧大陆,人们的生活和土地密切相关。用“挥金如土”来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则是“spendmoneylikewater”。可见,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观察事物,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所以翻译切忌照词典上的词义逐词逐句对译,不合习惯的词使会使信息出差错或觉得美中不足。(四)宗教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的,翻译时把宗教差异因素考虑进去是很有必要的。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因而有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的说法。在中国,人们多信仰佛教,这使得在汉语中涉及到宗教的词汇多与佛教有关。比如借花献佛、菩萨、佛祖、玉帝等。所以在翻译含有宗教的句段时就要特别注意,以免引发错译、漏译,而使翻译失去了其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中西译论的相异性

中国强调人对事物的往往无法“言传”、只能“意会”的领悟;而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思想哲学传统,则强调人的理性思维,强调人对于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应当、同时也能够作出理性的认识,并能予以形式上的解释。

三、中英句法的差异

英语句子常常由好几个从句和复句构成,将不同的主体粘连到一个长句中,即化零为整。但是汉语句子通常不长,邻近的句子之间通过不同的主体分开,也就是化整为零。例如:“Thehuntforthepumabeganinasmallvillagewhereawomanpickingblackberriessaw“alargecat”onlyfiveyardsawayfromher.”(L.G.Alexander,1997)在这句话中有好几个主体,第一层面:“huntforthepuma”beganina“village”,“awoman”saw“alargecat”第二层面:The“woman”livesinthe“village”.通过“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两个层面的句子连在了一起,第二个层面成为修饰语。如果不调整结构直接按照这个复杂结构翻译的话,中文译文是这样的:“对美洲狮的搜寻在一个某采摘黑莓的妇女看见离她五码远的地方有一只‘大猫’的小乡村开始。”不用说,这个版本对中文读者来说很费解,他们更希望看到化整为零的句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对源语言句子的结构进行解构,更合适的译文应该是:“对美洲狮的搜寻从一个小村庄开始。那里的一位妇女在采摘黑莓时看见离她五码远的地方有一只‘大猫’。”

四、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差异

中文喜欢以人为主体遣词造句,英文则很多时候强调客观的物体,喜欢用被动语态,therebe句型等。以被动语态为例,在中文中人常常作为主体被强调,对某物体采取了什么行动。英语中则有很多例子体现了应该以物为中心,而将人放在次要位置甚至省略。例如:“Ahugeicebergwassuddenlyspottedbyalookout.”(L.G.Alexander,1997),“iceberg”(冰川)相比“lookout”(瞭望员)更能给读者一种冰川跃然出现的感觉,所以采用了一个被动语态的句子,将瞭望员放在一个次要位置,说明这个时候是什么人发现冰川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中文译本会采用同化手法翻译成“陡然间,一瞭望员看见一座巨大的冰山。”而如果保留源语言风格,异化手法翻译成“一巨大的冰山突然被一瞭望员看见。”就会让中文读者读得很生分。异化的翻译手法主要是为了保留源语言韵味,从而在翻译的时候摆脱目标语言的束缚进行了一定调整。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够使目标语言也能呈现出源语言的翻译才是真正的翻译。所以有时候需要在译文上充分尊重源语言的特点。例如下面这段英文是抒情散文的风格,那么译文也要能保持这种神韵,对仗工整的诗句在中文中很能达到抒情的效果,虽然是异化翻译,但是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

作者:高彩焱 单位:渤海大学

上一篇: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下一篇:开放式教学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