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支架式教学理论论文

时间:2022-08-09 09:53:42

英语课堂支架式教学理论论文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理论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理论来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某一特殊阶段的智力发展,这是一种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他们还具有一种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水平下,儿童需要借助成人的指导、帮助,才能解决问题,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法即是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的教学。在最近发展区里,教师和学生同时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的难度使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而且当学生将这种有文化中介的互动进行内化时,就促成了认知发展。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获得文化知识,学生对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理解,通过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

(二)支架理论

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Bruner)、伍德(Wood)和麦瑟(Mercer)等新维果茨基学派学者提出了“支架”理论(Scaffolding),支架理论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师与学习者互动,帮助学习者完成其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一理论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互动在学习中的功能。布鲁纳和伍德强调长者与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麦瑟更看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他认为,在学习者与学习者互动中,存在着类似师生互动的支架模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中,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在与能力较强者的合作中,其知识能够得到增长,因此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知识共享和潜在的理解转化的中介。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搭脚手架,即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第二,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问题情境。第三,独立探索,教师按照安排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探索,由易及难地进行训练。第四,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五,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4》第四单元“DealingwithCulturalDifferences”为例,将支架式教学方法运用在听说课堂上。第一步:搭脚手架。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确定主题,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合适的“支架”。“支架”的作用在于通过为学生事先做好某些部分的工作,帮助他们超越以前已经具备的能力水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了解“如何应对文化差异”,从而创设有利于建构“在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概念框架的情境。教师在Unit3结束后,提出一些围绕Unit4主题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这些问题。如:Whatisculture?Whatdoculturaldifferencesmean?Howdopeople’sculturalbackgroundsinfluencetheirwayofthinking?Howcanwedealwithculturaldifferences?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4人一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不同,可以在网络上查阅相关信息,或去图书馆阅览有关书籍等。总之,小组成员可根据兴趣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分工,并围绕自己的任务搜集材料。第二步:进入情境。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其独立探索。在课堂上,教师首先播放一段电影视频,这段视频节选自电影《风中奇缘》,看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Wheredidthemancomefrom?

(2)Whatdidthemanthinkoflocalpeoplelivingintheforest?

(3)Whatdidthemanprobablywanttobethere?讨论完毕,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Inthisvideo,youcanseetheinter-estingwayofthelocalwomansayhello.Howmanywaysofgreetingdoyouknowintheworld?同时老师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给出关键词,让每组派出代表描述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第三步: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然后逐步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对课前提出问题的回答,教师先了解学生课前获得的信息情况,根据学生的不足,教师予以补充,比如:Peoplefromdifferentcountriesspeakdifferentlanguages,maintaindifferentvaluesystems,andhavedifferentwaysoflook-ingatthings.Aperson’sculturalbackgroundinfluenceswhatheconsiderstobegoodmannersorbadmanners/politeorrude/ontimeorlate.Havingrespectfor/Learningaboutotherculturescanhelpyouavoidmisunderstanding.DoinRomeastheRomansdo.通过这些,逐步将学生引入更深入的理解,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第四步: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把自己的见解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创精神。这部分主要进行Picturetalk–DescribingChineseandWesternwaysofeating。小组成员协作对图片进行描述,找到中西方的差异,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之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五步:效果评价。学生在经过自己搜集材料和小组讨论之后,对本单元的主题———“如何应对文化差异”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在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差异”进行了意义上的建构。教师这时给学生放录音,听本单元的听力材料“EmbarrassingExperience”(材料内容就是有关对文化差异的忽视而造成的误会)。由于学生在听之前做了大量工作,听力材料的难度自然降低了。在听完听力材料后,教师根据内容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如:Whatisconversationmainlyabout?WhatcanweinferaboutKateandRobfromtheconversa-tion?WhichcountrieshasRobvisited,accordingtotheconversa-tion?Whatisthemainmessagethatthespeakerswanttotellus?值得一提的是,支架式教学中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即学生认为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小组评价,即小组成员之间互评,每位成员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作出的贡献;教师评价,即教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听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支架式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为学生搭建学习的理论框架,借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听说课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它不仅可以转换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信息交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白瑜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上一篇:体育社会化体育教育改革论文 下一篇:独立学院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