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8-09 08:45:14

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普通高师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与新时期的人才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大力开展音乐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之关系的分析,并结合现实状况实施对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普通高师

在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全面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后,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就当前我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令人极不乐观。如何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文化综合素质是我们普通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和音乐艺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和音乐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部分,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音乐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而是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诠释和补充。在唐代时期,音乐歌舞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融合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大艺术家。科学与音乐能够联姻的坚实基础是他们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而想象力则是音乐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粘合剂,同时这也使得音乐对科学发挥着重要影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音乐创作,不仅能够启迪新的科学灵感,而且有助于人们通过音乐审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所以,借助于音乐思维的方式能有效地拓宽科学研究的新思路,而且还能够预见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行影相随。音乐艺术需要科学技术来变革与创新,科学技术指导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而音乐艺术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服务环境。音乐与科学的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音乐离不开科学,科学也少不了音乐。

二、实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

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综合艺术素养中,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根基,是关系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其次,普通高师是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学生具有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人格的综合文化素质为重要核心。再次,普通高师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山区,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从乡土的民族音乐气息中吸取艺术的营养,成为自己的甘蜜,虚心学习和吸收国外著名音乐文化之精华,学会尊重理解世界和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一代青年学生具有海一样的宽阔的艺术胸怀和文化视野,努力把自己的综合文化知识扎实发展。将来的教育科技人才,不仅要具有优良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高品位的文化修养,现代工程施工建设已超越了传统工程范畴。就像建设一条现代的高速公路,除了工程、地理、环保等技术要素外,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绿化以及景观设计等诸多人文和艺术要素,而这些要素在纯技术的教学当中往往是很难全面涉及的。大力加强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既有浓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音乐素养的未来复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问题,体现以综合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人类接受教育、教育思想发展史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教育都将人的知识技能训练与人格高尚和完美的培养相统一,即文化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其最终目的是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事业接班人。实施音乐素质教育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和拓宽文化底蕴,做到博专相结合、文理交叉,使自己的学术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广阔,始终以求异求变求新的方式,全方位将各方面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把课堂教育与艺术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扎实基础。

三、实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途径

㈠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公共艺术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基础地位,将普通高师音乐素质教育纳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计划,使之常规化、规范化。据统计,在我国人文社会学科时数仅占数学计划总学时的12%,而在法国占32%,日本占42%,为了使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变教学计划,改革课程结构体系,研究确定文化艺术学科应占的合理比例,将普通高师音乐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并不断实施中。将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公共艺术课程管理,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人文课程方能毕业。鼓励具备条件的学生跨专业大类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增加公共选修课,如音乐欣赏、民族音乐及原生态音乐等,实现文理学科的交叉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

㈡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的音乐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质。坚持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因此,建立一支贯通文理、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音乐素质薄弱的关键。同时,应注重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和特长,在第一课堂中发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和贯穿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㈢加大图书、文化长廊、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增添文化艺术科学类书籍,并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吸取艺术营养的丰富源泉。同时,紧紧围绕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种音乐素质教育活动,制订详细和周密的计划,确保各种活动的开展和经费的具体投入,这是第二课堂的各种艺术活动最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为社会培养急需和实用的人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唱名歌、观赏名画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和艺术家为学生做专场演出和专题学术讲座;要加大对学生各种艺术社团的组织和指导,吸引学生积极参加社团艺术活动,充实和强化第二课堂音乐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及配套措施齐全,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㈣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橱窗等宣传园地,建构文化艺术景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对外形象,是精神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它虽然不能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但它的确就在学生的身边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使学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感染,塑造美好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弥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构优美的文化艺术景观和内涵丰富多彩、格调健康高雅、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先导,以高校德育目标为具体要求,让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切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大力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的真善美,让学生耳濡目染去追求人生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结合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侧重点,实施音乐素质教育应当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配合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黄碧源.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贺春华.谈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9

上一篇: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下一篇:婚俗对羌族民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