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对羌族民歌的影响

时间:2022-08-07 10:16:20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作为族称始见于殷商甲骨文。“龙来氏羌”等有关羌的甲骨卜辞多达930余条。《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西羌”。《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可见古羌族与华夏族均可能出于西羌族或以其为形成主体。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中保留下来的一支。据相关文献记载。今日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人,系秦汉及以后时期从河湟一带前来的羌人与当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民族。这种从远古一直保存至今,历经数千年之久的民族,在我国及世界上是不多见的。

前苏联民族学家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观点:其一,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民间音乐是保留民族特性最顽强的主要资料。其二,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民族特色最顽强的、最后的堡垒是婚俗。羌族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民俗成为其历史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婚姻习俗的形成是众多人于集体中创始、萌发、为大家所接受和实行,它是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羌族的婚俗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分析它们对羌族民歌的影响,以及特殊环境下如何利用民俗将羌族民歌进行发展和传承,让羌族民歌不至于在数年后成为绝响。

一、羌族婚俗与婚礼歌概览

在羌族婚俗中,从订婚到结婚都有一定规矩,一般要经过说亲、合八字、订婚、报期、结婚、回门等过程。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女子,便请媒人(又叫红爷)去说亲,男方办两套“水礼”(三把面条、一瓶酒或一块两斤多重的肉、一封糖),一套送红爷,另一套送女家。

“报亲”,又叫报喜酒,即通知女方结婚日期。在结婚前三个月或半年之内,男家请端公或算命先生测定良辰,并由男家备彩礼(酒肉、衣服、鞋袜等)。由媒人和男方亲属按择定日期一并送去,女方办酒席接待。尔后女家父母就给女儿做陪嫁等。结婚时都要大办酒席三天三夜,头天为“支客”,第二天为“正酒”,第三天为“谢客”,双方都要请一个能说会道的“支客司”负责安排接待客人,还要请厨师和若干帮忙人员。

第二天,女方“正酒”,男方为“支客”。男家请红爷和押礼先生带领一些人去接亲。前去结亲的有引姑娘二至四人,吹鼓手二至四人(腔语叫吹“撇喇子”),抬轿子的二至四人,抬滑竿的二至八人。接亲时要带若干彩礼以及荞面和酥油做成的“孔子馍”和“圆馍”各一个,有的村寨还要带一块未完全割开的肉,叫做“离娘肉”,以为女儿虽离开家,心却与父母相连。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女家。待礼成后,开席迎客。晚上女家举办“坐歌堂”(又叫女花夜):在堂屋上方摆一张桌子,放上核桃、板栗、葵花、糖果等招待四周围坐的客人;共唱羌族民歌“花尔让则”,齐跳锅庄舞,然后轮唱。先由新娘唱《歌堂歌》,唱词是“黄金台、紫金台、团转姐妹请过来,请到席上陪我坐,替我唱个哭嫁歌。一面哭,一面说,眼泪汪汪落下来……,哭声爹,哭声娘,细听女儿诉衷肠,父母养育儿女苦,女儿嫁出永不忘……。哭声哥,恩同娘,扯鞋面,缝衣裳……哭一声我舅娘,扯衣挂红费心肠……。”歌声婉转悠扬,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之情,答谢亲朋好友送礼之意。新娘唱完后,客人轮流唱些赞美祝贺新娘之歌。与此同时,在男家支客的晚上也举行“男花夜”,亲戚朋友前来贺喜,扯红放炮,有的送义务鞋袜和银钱,舅父母还要送咂酒一坛。

第三天女家“谢客”,男家“正酒”。早上新娘梳妆完毕后,由引姑娘和伴娘扶出门,听支客司喊礼,向家神叩拜辞别祖宗,叩别父母上轿前往男家。到男家后举行仪式,拜仙叩首,引入洞房并开席。晚上,还要贺新房。为了酬谢前来贺房的亲友,新房内放有咂酒。由舅父母给每人送一根管吸咂酒,边喝边唱羌族民歌,共跳锅庄舞以示庆贺。

二、婚俗对羌族民歌的影响

古籍《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的这一朴素思想一方面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肯定了音乐与民俗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婚俗作为民俗的主要种类,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相应地,与同样作为这些学科研究对象之一种的音乐艺术(尤其是民间音乐)关系密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自然而然地,独具魅力的婚姻习俗亦是音乐艺术的重要题材和主题之一。音乐中以婚俗为题材和主题的优秀作品从古到今不断涌现。

羌族婚俗活动中,民歌和沙朗伴随始终。新娘通过歌声将对亲人的依恋、不舍,对朋友的感谢娓娓道来;新郎通过歌声将对新娘的期盼和盘托出;朋友通过歌声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音乐在婚礼中不仅可以助兴添彩,更是人们交流感情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婚俗为羌族民歌传承提供了固定的时机和场所。婚礼作为羌寨的头等大事,人们总是放下手中的各种活计,聚在一起,在婚礼的各个阶段不仅融入其中,还唱不同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此时的婚礼,还像一个练歌场。

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即便是再偏远的羌寨,民俗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西式婚礼的婚纱和鲜花,对传统婚俗提出了严峻挑战,流行音乐更是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显而易见,一旦婚俗活动被丢失,大量的婚礼歌亦即大部分传统民歌必将成为无源之流而随之消亡。“5.12”特大地震后,国家相关部门对羌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视,并投入和相当的人力物力。希望通过此契机并借助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保护好羌族的民俗,让悠扬的羌族歌声时代传唱。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 羌族史.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1

[2]〔美〕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3]张海洋 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09

作者简介:

刘芬,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音乐史论教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讲师

上一篇: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 下一篇:谈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