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09 03:22:00

高中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摘 要: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新要求和挑战。教师应该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师 教学反思 科学性 艺术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即教师应该从“经验型教师”、“工具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转变。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就英语教学而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英语教师同样必须进行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即对英语教学的反思性活动,是指教师借助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英语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及对经验的认识,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科学性、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教学反思来自于教学实践,是教学科研的重点,我们要把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这样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下面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们该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反思。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教师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我们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教材分析。教师首先要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广泛涉猎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教学例句、教学案例等教学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

2.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3.制定计划。教师要教好、学好,首先要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教学。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目标责任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制定教学计划,还要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小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

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学习策略。

二、强化教学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英语知识的学习要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中应及时反思,该节课重点在那方面的教学,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位。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及交际等方面的会话能力的培养。

3.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教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英语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老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将成功的做法、经验及教训记载下来,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这是教学反思最有效的一种途径。这种反思主要是以教学后记的形式来表现,即以随笔的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程所要求的“沟通”和“合作”、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教法上有哪些创新、启迪是否得当、对知识难点的讲解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有何缺憾或失误等。

1.反思成功之处。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

2.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地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

3.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五十几个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五十几个不同的疑问、五十几个不同的创意,原先预设的教学框架都可能因此打破,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反思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思维情感的不断碰撞,教师思维的活跃性往往因此得到激发,产生一些瞬间灵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完善了教学设计。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同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所以我们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加以捕捉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添砖加瓦。

十几年的体验充分证明,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不仅积累得失,完善自我,而且是进行教育科研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一例疑难、一则教训、一丝启发、一点体验,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逐步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的习惯,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姜家风.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上一篇:“长\株\潭”三市青少年业余羽毛球培训的调查... 下一篇:精心设计提问,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