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群鸟》中母子关系的拉康式心理分析解读

时间:2022-08-08 07:35:24

电影《群鸟》中母子关系的拉康式心理分析解读

[摘要]拉康的人格发展的三界说,即真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而需要、要求和欲望分别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电影《群鸟》是美国灾难片的先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用拉康关于人格发展的三界说的理论探讨本片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可以解读为母亲阻止处于想象界的儿子进入象征界,想让他返回到真实界,然而母亲的努力是徒劳的。这种理解未免有点牵强,但能对影片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群鸟》;心理分析;拉康;母子关系

电影《群鸟》是美国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经典作品。影片上映于1963年,一直受到历代影迷的好评,被奉为灾难片的先驱。笔者主要从拉康的三界说来解读这部电影中的母子关系,希望能对影片的理解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一、影片内容

独立任性的富家女米兰妮(Melanie)是一家报社老板的女儿,她与律师密奇(Milch)在旧金山一家鸟店里邂逅,密奇认出了曾经刁蛮闯祸的米兰妮,并戏弄了她。米兰妮却没有气恼,反而记下了密奇的车牌,查到他的住址,还订购了密奇要找的八哥鸟(10vebird)。第二天,米兰妮带着八哥找到密奇的住处,但却得知密奇到海边家中度周末去了。米兰妮驱车来到海边小镇波德格湾(Bodega Bay),悄悄潜入密奇家中,留下八哥鸟,送给密奇的妹妹凯茜(Cathy)。密奇见到鸟笼,又看到米兰妮在划船离开时被一只海鸥啄伤,帮她处理伤口并留米兰妮在家吃晚饭。米兰妮见到了密奇的母亲丽迪亚(Lydia)和他的妹妹凯茜,以及他的前任女友安妮(Annie),知道了他们的旧情,她与密奇的感情似乎在顺利发展,虽然她觉察到丽迪亚对她态度冷淡。然而就在此时,灾难发生了,先是一群海鸥突然袭击了在海边为凯茜举办的生日宴会,接着从烟囱中飞进的一群麻雀又把密奇的家搅得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丽迪亚又发现一位居民在家中被群鸟杀死,体无完肤,眼睛也被啄掉了。米兰妮照顾好惊魂不定的丽迪亚睡下后,到学校去接凯茜回家,却发现校园里已经聚满了密密麻麻的鸟群。孩子们立即被疏散回家,疯狂的鸟群还是在路上袭击了他们。把凯茜安置在安妮家后,米兰妮来到镇上餐馆,打电话将消息告诉了父亲。很快,加油站遭到袭击,酿成了一场可怕的火灾。整个镇子都笼罩在被群鸟袭击的恐怖之中,人心惶惶。安妮为了保护凯茜,惨死在密奇屋前。当晚,无法离去的四个人在家中再次遭到鸟群的袭击,密奇奋力维持,不让群鸟闯入伤人。一轮攻击过后,米兰妮来到楼上查看,被闯入的群鸟啄伤,密奇拼命把她救出。凌晨,一家人决定冒险闯出群鸟前往旧金山。影片最后,四个人蹑手蹑脚地走出屋子,成功进入车中,密奇缓缓地驾车驶向道路的远方。

二、拉康三界说简介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符号学再阐释(“符号学心理分析”或“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之一。他运用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概念对整个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体系进行再审视,把心理分析修正、拓展为语言话语,从而给传统的心理分析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虽然拉康的作品晦涩难懂,但他的许多观点:如关于主体心理结构(“主体”、“他者”、“自我”)、关于认知域(“真实的”、“想象性的”、“象征性的”)、关于主体格式的形成阶段(“镜象阶段”、“俄狄浦斯阶段”)、关于“向我思维”模式(两种“自恋情结”)等,在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拉康提出人格发展的三界说,即真实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而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分别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

真实界从出生持续到6~18个月。婴儿开始离不开母亲,对于婴儿来说,和母亲之间没有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这个阶段,婴儿没有自我感或个体身份,并且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婴儿受需要所驱动,它需要食物,舒适,安全,需要拉尿,需要换尿布。这些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可以用特定的物品来满足。这一阶段没有缺席或缺失,也就没有语言,因为语言就是由于所指(signified)的缺失而用能指(signifier)来替代。真实界是超越语言的,因此当婴儿进入语言阶段后,真实界就不可逆转的消失了。这一阶段是母性的,因为母亲可以满足婴儿的所有需要。

想象界也叫镜象阶段(The mlrror stage)。当婴儿开始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其他的东西时,他开始进入想象界。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要求(demand)了,要求不能用物品来满足。要求经常是想得到认可,得到爱。他开始意识到它和母亲是可以分开的,而且存在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者”(other)的感觉已经形成。但孩子还没有连贯的“自我”(self)感。孩子看到镜子中的形象并认为那是“我”(me),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形象。想象界是各种形象的领域,孩子通过对镜中形象的想象认同来创造自我的概念,然而这种认同是一种幻觉的认同。镜中的形象被称为“理想自我”(ideal ego),是没有不足的完美的整体的自我,我们通过对理想自我的认同来构建自我感,并且我们想象一个没有缺失、没有缺席、没有不完整的自我。

象征界与欲望(desire)相对应。首先让我们来区分他者(other)和他性(Other)。他者意味着别的东西,比如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其他的人,而他性意味着他者的概念。当孩子有了他性的概念之后,他就开始进入象征界。象征界与想象界是重叠的,二者之间没有清晰的区分。他性在象征界中处于结构性的位置,每个人都想到那里,与之融合。但是作为中心,他性不能被融合,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他性一起处于中心。所以他性的位置创造并保持一个永不停止的缺失,拉康把他叫做欲望。父亲(Thefather),父名(The name of the father),父法(The lawof the father),或者法(The law),成为象征界的结构原则。并且对语言法则――父法的屈从对于进入象征界所必要的。

三、电影《群鸟》中母子关系的三界说解读

1.老的象征界已经崩塌。

电影中,布兰纳家(The Brenner’s)的父权统治已经崩溃,因为父亲四年前去世了。老的象征界已经崩塌,新的尚未出现。在母亲丽迪亚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已经习惯和依赖老的父权统治,她想念生活在其中的安全与舒适。但是她不认为儿子密奇有能力扮演家长角色的能力。群鸟来袭时,丽迪亚非常恐惧,她不相信儿子有能力保护她们,她不断地询问密奇是否做好了这个,做好了那个,甚至歇斯底里地对儿子大叫:“要是你父亲还……”这里的父权统治相当于拉康所说的象征界。正如象征界 一样,父权统治是父性的,生活在父权统治下的孩子和女性受到男性的保护,或者拉康所说的父亲。

2.密奇是想象界中的孩子。

多年来,密奇看着父亲保护孩子和母亲,父亲就像一面镜子,密奇通过他的父亲看到一个理想的家长的形象,他努力认同这种形象,把自己变成这种理想的形象。他已经有了一些他性的概念,把母亲与妹妹视为他者,自己是他们的保护者,他即将进入象征界。但在母亲的眼中,密奇还没有能力扮演家长这个角色。出于对儿子的爱,她阻止或延迟儿子进入象征界。儿子每个周末都要回到波德格湾,而且因为母亲的态度,安妮与密奇的爱情无疾而终。

3.母亲想要儿子回到真实界。

因为母亲不相信儿子做家长的能力,她阻止儿子离开她建立新的象征界,她想要儿子回到真实界,在真实界里她可以满足儿子的所有需要。

丽迪亚并不是占有欲很强的母亲,安妮在与米兰妮的对话中说:“也许任何女孩都不可能和密奇发生什么事”,“激烈的占有欲的母亲?不,不是的”。她害怕任何女人密奇爱,而不是害怕把密奇从她身边夺走,因为她想一个人来满足密奇所有的需要,正如真实界中的母亲对婴儿一样。

四年前,安妮和密奇没有结果的情事就是由于母亲的这种心态。对于米兰妮,丽迪亚对她的敌意是显而易见的,密奇邀请米兰妮到家里吃饭时,丽迪亚就不太高兴,随着米兰妮和密奇不断熟识,丽迪亚一直在询问和质问她。安妮死在他们家门廊前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丽迪亚阻止儿子进入象征界,安妮首当其冲。安妮死在门廊前,象征着她无法进入密奇的象征界,因为新的象征界尚未建立。

事实上,按照拉康的理论,一旦离开真实界,便永远无法再回首,无法逆转。密奇就像处于想象界的孩子,正要进入象征界,所以母亲的努力注定是失败的。

4.鸟的袭击使母亲意识到这种不可逆性。

群鸟为何会攻击人类是影片中一个有趣的话题,它使得该片对历代影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评论家将群鸟的攻击归因于它们对人类的报复,又有人认为群鸟的攻击与母亲丽迪亚的心理活动有关,对此笔者将在后面着重阐述。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群鸟的攻击像催化剂一样促使母亲认识到不可能强迫儿子重新回到真实界。群鸟来袭时,密奇扮演的是决策者,采取措施保护弱者的角色。而且他的表现很不错,母亲丽迪亚意识到儿子已经有能力做好父亲的角色,她决定放弃她最初的想法。父亲的画像的移动,象征着密奇正式进入象征界,也象征着新的父权统治的建立。

5.母亲放弃让儿子回到真实界。

影片结束的时候,观众可以看到吓坏了的像孩子般的米兰妮紧紧地抓着丽迪亚的胳膊。笔者将这个镜头解读为:丽迪亚已经放弃把密奇带回真实界的愿望,而且丽迪亚现在可以接受另外一个女人进入密奇的世界,给他爱,满足他的需要。

同时,这里又有另外一个方面值得注意。米兰妮是个自信、独立、爱作弄人的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母亲的缺失,她被父亲宠坏了,她对于扮演传统的女性角色一无所知。观众可以看到,当密奇承担起男性保护者的角色时,米兰妮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她的自信、独立和顽皮,并承担起传统女性的角色,被保护的角色。直到影片结束,密奇才进入象征界,同时新的父权统治才建立起来。

6.群鸟攻击的原因。

一些人认为群鸟的攻击是对人类虐待的报复,还有人认为是母亲丽迪亚心理活动的折射,笔者比较认同后一种观点,下面是一些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

米兰妮刚来的时候就被一只海鸥袭击,可以理解为丽迪亚对她的警告。整个波德格湾可以看做是丽迪亚的领地,任何试图进入密奇世界的女性都是丽迪亚的威胁,让鸟类袭击来消除这种威胁。

第二个场景是在凯茜的生日聚会上,当丽迪亚看到米兰妮和密奇在漫步聊天时,母亲开始嫉妒,群鸟又一次袭击了他们。或者也可以这样解释:凯茜过生日了,长大了,对母亲而言又是一个有威胁的女性。另外一点也值得一提,不管米兰妮到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群鸟的袭击。

另外,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丽迪亚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直接受到群鸟攻击,唯一没有受伤的主要人物。安妮、米兰妮和凯茜三个女性人物受到群鸟最凶残的攻击。甚至儿子密奇也受到袭击,这似乎是个警告:如果他允许自己吸引别的女性,他就要付出代价。

有人也许要问:为什么群鸟来袭时丽迪亚自己也会害怕?这很好解释:要把密奇留在身边,让他回到真实界的欲望处于母亲的潜意识当中,母亲自己可能都不自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将电影《群鸟》中的母子关系解读为母亲阻止处于想象界的儿子进入象征界,想让他返回到真实界,然而母亲的努力是徒劳的。这种理解未免有点牵强,但希望能对影片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邵义强(1980-),男,湖北鄂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与英语教学。

上一篇:死亡作为一种表达 下一篇:人妖的较量 爱情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