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

时间:2022-08-08 07:04:45

浅谈新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

摘要:沿河区域一般都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通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新城建设中,滨水地区的开发也往往具有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载体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全面带动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总部经济区的发展非常迅猛,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大城市都将其作为城市产业提升,实现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发展,在国内的新区规划中,商务中心板块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任务,又是对内对外开放的窗口。本文以乌兰察布霸王河沿岸城市设计为例,对其滨水地区的总部经济和商务中心两个板块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城建设 滨水地区 总部经济 商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规划用地横跨霸王河分为河西、河东两部分。河西部分北临110国道和乌兰察布西街,南至杜尔伯特西街、辉腾锡勒西街和京藏高速,西至幸福东路,东靠霸王河西路;河东部分北临110国道和辉腾锡勒东街,南至京藏高速,西至霸王河东路,东靠章盖营南路和卓资南路,规划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项目作为乌兰察布新城区的核心区,承担着服务带动周边工业园区,引领乌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规划通过提高定位,引入商务办公、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旅游集散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强有力的城市核心。

霸王河是乌兰察布最重要的生态廊道,同时也是乌市重要的形象展示区。本次规划力求通过对霸王河现状和两岸规划功能的充分研究,因地制宜,优化提升霸王河生态景观。并以不同的手法,塑造多样化的河岸景观。

二、规划方案

1.项目定位

一河两岸景,塞外新引擎

依托霸王河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高端金融商务办公、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旅游服务、文化展示、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新城核心区,成为主城区城市空间拓展、功能产业转型、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引擎,乌兰察布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形象展示区。

2.功能板块

规划总体形成霸王河生态廊道、商务中心板块、总部经济板块、旅游服务板块、创意生活板块、文化公园板块,即“一廊五板块”的规划结构,依托霸王河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展示城市靓景。下面就总部经济和商务中心两个板块的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2.1总部经济板块

总部经济板块位于霸王河西侧,与商务中心板块隔河相望。规划总建设用地182.67公顷(不含霸王河及其周边绿地)。

板块以总部经济功能为主导,辅以商务办公、商业购物、酒店、生活居住等功能。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临河优势,吸引企业区域总部进驻,打造企业服务高地,成为乌市产业发展的管理中枢。

2.11建筑功能分布

板块总建筑面积290.8万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建筑29.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69.1万平方米(含居住公共设施用建筑),商业建筑17.2万平方米,商务办公建筑50.2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建筑79.0万平方米,酒店建筑28.7万平方米,商住建筑16.9万平方米,市政建筑0.6万平方米。

2.12设置商务办公组团,两岸呼应

沿霸王河布局适量金融商务办公组团,以较高的开发强度提升整个板块土地的利用率,并与对岸的金融商务中心遥相呼应,形成对景。总部经济板块的建筑形象以简洁现代风格为主,体现现代都市风貌。

2.13总部建筑低强度开发,圈层布局,内低外高

总部经济区城市空间更强调生态环境品质,开发强度低较低,创造开敞低密度的空间特征。总部建筑以底层独栋为主,辅以多层花园总部、高层总部等形式,满足不同企业需求。布局以“内低外高”为原则,形成圈层式布局结构。

2.14圈层布局,品种多元的总部建筑

低层独栋总部

低层独栋总部正成为总部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其低密度、高品质的办公环境,为大型企业提供高端办公环境。本次规划将其布置在最内层,作为总部建筑的龙头产品。

花园总部

在低层独栋总部周围布置多层花园总部,以大体量的办公环境为一家或多家企业提供大面积开敞空间的办公环境。

高层总部

最外圈层设计高层总部办公建筑,以高耸易于识别的建筑形象展示企业总部形象,良好的视线优势也使其成为高端企业总部的集聚区。

2.15天际线特征:高低错落,起伏有致

高强度开发的商务办公组团与低强度开发的总部经济组团形成鲜明对比,其间以高层总部建筑为过渡,面向霸王河塑造出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天际线,成为乌兰察布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区。

2.16滨河立城市立面与建筑肌理

在霸王河沿岸设置多样的功能组团,展示多样化的城市风貌,形成连续不失变化的滨河城市立面。

在规整的路网结构中,扭转建筑排布方向,寻求建筑肌理的变化,为秩序严谨的总部经济城市空间增加适当变化与空间趣味。

2.17连接两大景观核心的绿化走廊

总部经济板块西临文化公园,东临霸王河生态廊道,在板块中设置两条横贯东西的绿化走廊,联系两大景观核心,增强整个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在绿化走廊上适当设置空间节点,为总部经济板块提供开敞空间。

2.18步行景观桥

本板块将在霸王河上结合河岸景观,设计跨霸王河两岸的步行景观桥,本桥梁的设计不仅能加强与河东岸商务金融中心板块的联系,同时外形宛如一道彩虹的桥梁本身也将成为霸王河上有独特魅力的景观。

2.2商务中心版块

商务中心版块位于规划区北部,霸王河东岸;北至110国道,南至辉腾锡勒东街,西至霸王河,东至章盖营南路。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20.4公顷(不包含霸王河及沿线绿地)。

2.21商务中心功能

板块以金融、商务办公、贸易咨询为主,辅以酒店、公寓、商业服务等功能,未来的碳汇交易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及商务会展中心均坐落于此。内高外低的渐进布局、错落有致的景深设计以及标志性的超高层形象,彰显金融区大气的城市形象,象征着乌兰察布新区广阔的发展前景。

2.22高度控制与景深

高度控制――

一个成功的城市设计离不开具有标识性的外部高度轮廓,优美的城市天际线正是这种高度轮廓的二维表现。目前世界成功CBD大多呈现出山峰状的城市天际轮廓。

景深关系――

景深一词最早用于摄影,指所拍摄场景的纵深范围。本次规划中我们提出了“景深”的概念,目的也是希望对规划区域的城市高度轮廓从纵深方向进行深度的研究。

通过对国外成功案例的研究不难看出,拥有丰富景深层次是一个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天际线不可缺少的要素。层层退台式的建筑高度变化,既提供了更多的景观均好性,也让城市的天际线拥有丰富的纵深变化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2.23商务中心的界面与天际线

商务中心区的建筑界面总体呈现由向中心、外低内高的阶梯状分布。沿霸王河一带建筑严格控制其高度与体量,避免过高的高度与过密的分布造成对滨水空间的压迫感;板块的制高点地标建筑与次高点高层分布在远离滨水岸线的第二圈层,在滨河的天际线中,与前排建筑形成良好的掩映与对比关系;距水岸最远的建筑圈层其高度变化相对较小,在整个商务中心区作为重要而稳定的基底建筑群。

2.24地标建筑群

地标建筑群规划限高300米,容积率为9.5,用地内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碳汇交易中心

采用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在碳汇交易中心的基础功能之上,有机融入高端商业、五星级酒店、甲A写字楼、景观、公寓等功能,构建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多元化的建筑群落。制高点地标的形象设计以现代、大气的高塔俯瞰全城的形象,抽象的螺旋上升造型寓意乌兰察布气势如虹的发展势头。

地标建筑群――商业购物广场

商务中心板块南端规划商业购物建筑组群,几组不同体量的商场通过立体交通串联起来,高低错落的商业高层围合成富有趣味性的活力空间。整个建筑组群将成为沿霸王河的又一地标性空间。

商业购物广场组群建筑面积共计约68万平方米。

2.25彩带岛链景观带

彩带岛链是本板块沿霸王河的核心景观,它将为高强度开发的金融办公中心开辟大面积亲水、安全且多样的景观休闲空间。

中央商务区内的多条绿廊贯穿各建筑组团,与彩带岛无障碍连接,通过生态技术实现构建人工内河,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丰富了滨水景观,游船码头、亲水观景平台、生态浮岛、阳光草坡、林荫广场等景观细节设计,将为游者提供多元的休闲亲水体验;折线形的彩带岛链更强调了亲水岸线的长度与深度。

在金融商业中心板块的滨水地带,利用河口泥沙建造柔性防波堤,结合防波堤构建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彩带岛链,吸收并减弱河水冲击,提高岛链内休闲活动的生态安全性,并自然引入内部的人工景观河道。通过把区域的中水和雨水引入景观河道,营造相对稳定的水环境,防潮蓄淡,提高景观植被的多样性。雨季时通过闸坝的控制,调节内河水位,将雨水拦蓄,丰富可用水资源,同时减少下游防洪压力。

上一篇:试论桥梁工程质量问题与防治对策 下一篇: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