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情感缺失

时间:2022-08-08 06:03:40

中国教育:情感缺失

编者按:2012年《读书》杂志第1期刊发了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与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德育研究专家朱小曼教授的长篇对话录——《中国教育:情感缺失》。在对话中,二位教授就在情感教育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国教育面临的情感缺失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有许多富有价值,发人深省的研究成果。本刊全文转载,以期更多的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更加重视、关注情感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自觉渗透情感教育,切实提高育人的质量和实效。

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情感品质

朱永新:小蔓教授,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最近我国一所名校连续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那些年轻的生命之花,在瞬间就凋谢了。你也一定为那些动辄对他人施暴,甚至铤而走险杀人的年轻人的行为惊愕不已。你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小蔓:原因当然很复杂。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与我们的教育只关心分数、考试,只关注学业方面的成效和成就,较少关注人的情感培育、价值取向与心灵成长有很大的关系。

朱永新: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有点“忘情负义”,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关怀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了。在中国教育界,你是较早关注教育中情感缺失的学者,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读过你的《情感教育论纲》等著作,你不断地从教育学的立场、视角提出和呼吁重视人的情感品质,建构了从情感切入关怀人的身心协调、创造兴趣以及道德、审美等精神发育的一套情感教育思想理论。

朱小蔓:20年过去了,以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已经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这让我很欣慰。但直至今日,现实情况却一点也不能减缓减轻我们的担忧。应试模式的教学和育人方式依然盛行不衰。学生的创造活力不强,许多孩子对学校里的学习不那么感兴趣,学习和自我教化的内在动力不足。

朱永新:你是说,他们并没有表现为积极的情感状态,情感品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确,情感状态和品质对于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无论是知识的真正掌握,还是心灵的丰富,离开了情感都是不可能的。清代学者戴震就曾经说过:“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朱小蔓: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创造的冲动,有与人联系、交流的欲望,有对秩序、格局的敏感,这是人的潜能,它在儿童身上很容易自然产生,而且像一个原始完整的胚胎,具有无限分化发展的可能。如果我们注意呵护它,在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分化、整合,循环往复,就会积淀为饱满的,具有生产性的精神情感。反之,就会产生负面的、破坏性的情感,如自杀、暴力、倦怠等。你这一二十年不断倡导儿童和教师阅读,我觉得,你所推崇的通过阅读促进精神发育的理念与情感教育的主张是内在一致的。

朱永新:是啊,起初我写我心中的教育理想,后来我想用行动一点一点实现教育理想。我希望学生、教师的情感状态是积极的,他们的学习、工作是内心情愿的,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幸福。

朱小蔓:人的情绪发生有原始自然性、早发性,对个人具有很强的动力、动机性。教育要做的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条件和支持。可是我们现在强加的、一厢情愿的事太多。外部人为强加的东西反倒容易泯灭和消解人性深处的一种潜能。

朱永新:问题在于,情感似乎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能够从科学的层面讲一下情感发育对人的作用吗?

朱小蔓:我不是心理学者,即使心理学术界,对情绪、情感的研究都还有大量分门别类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东西。对于教育学者,我们更多的是要不断反思、追问教育的方向、教育目的以及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端正和健康。我们需要尽可能运用一切研究人、研究社会的各类知识丰富、改善我们的教育观。还有,就是像你,像教育学术界其他一些学者一样,通过教育实验,从教育第一线获取真实的资料研究教育,并且用行动去推动教育的实际改变。

朱永新:你在1989年给情感教育下过一个定义: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后来,又进一步明确: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

朱小蔓:在国外,有个欧洲十几国参加的情感教育合作共同体,其倡导人之一皮特朗先生给出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其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或者正如法语中表述得更为确切的,关注每个学生能够“Je suis bien dans sapeau”(感到身心愉悦)。

我把情感教育比喻为儿童教育之根?这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方面论证,仅从脑发育的根据看,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比如零岁开始的安全和依恋,日本脑科学家小泉英明称其为“心灵教育的开端”;一到两岁秩序感出现;两到五岁“他心想象”(即别的孩子是独立于自己的另一个“我”的存在)出现。据脑科学最近研究报告,“他心想象力”所在的区域——“前额叶”被激活的同时,还激活了前额叶腹侧和扣袋回之间的一个区域,后者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在“他心想象”的基础上,关于“社会”的意识才可能发生。他心想象力,人类独有。这很有意思啊。

还有,人类在长期演化中,有两种记忆被保存下来,一种是“语义记忆”,一种是“场景记忆”,后者给人“时间”的感受,把人们带到“过去”,更贴近人们的私己经验。当我们从事社会认知和道德判断时,我们脑的上列部分被激活,于是就意味着我们在情感方面的卷入,也可以说,社会认知与道德判断几乎总是情感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种基于直觉的智力活动。以往的教育学、心理学对其缺乏认识和重视,而更多地看重“语义记忆”、逻辑认知形态的智力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创造性活动和真正的“理解”离不开情感活动,甚至激情。今天,脑科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所激活的,恰恰是自我意识、他心想象和场景记忆这三种功能所在的脑区。这些,从脑科学上证明我们的教育假设:优质的情感是孕育人性真善美的种子。

上一篇:中国领土——黄岩岛 下一篇:支教女孩割肾救父后返校授课其父乡村从教3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