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一点看法

时间:2022-08-08 03:35:32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一点看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通过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中的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如何让小组合作能取得更好的实效性?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如下:通过合理分组,保证小组合作活动中每一位成员参与学习和讨论;通过组长引领、组长检查,保证小组学习的效果;建立明确的加减分制度,提升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通过制作标语牌调节课堂活动,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通过建立多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通过特色活动,拓展学生小组合作的空间。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通过灵活合理分组,保证小组合作活动中每一位成员参与学习和讨论;建立明确的合作常规,减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争吵,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制作标语牌调节课堂活动,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通过建立多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通过特色活动,拓展学生小组合作的空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的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均衡分组,互助学习。我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按长方形围坐,让学生互助学习。

2.编号,节省时间。为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小组活动形式设置不一样的编号,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做采访记录时分配出现矛盾的现象。采用每生多重编号,可以在不同形式的语言操练活动中节省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语言运用操练,而不是解决矛盾。

3.教师指导调控。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要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评价,激发兴趣。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失去了评价的良性制约,合作学习也将难以有效落实。评价不可能沿用传统的“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而是要针对每个同学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要通过建立这样的多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尤其对于不自信和缺乏英语学习动力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他们取得学习的进步,让他们逐步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通过灵活合理分组,建立明确的合作常规,建立多重评价方式。通过特色活动,拓展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空间。虽然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足:在分组之后,由于班级位子在一段时间后将有变动,又要划分小组,需要耗时间和精力;刚开始使用多组编号时,学生不是很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 教师的个别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指导,从而使学生克服困难。如果将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割裂开,单纯使用一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都是弊大于利的。

3.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要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从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

4.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在学生看书、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划出重要内容,在不解之处标上记号;组织讨论,寻找依据,对讨论中产生的正确与错误的想法与结论多问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认真看书的方法。

上一篇:优质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下一篇: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