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解析

时间:2022-08-08 01:41:13

中考优秀作文解析

从2011年到201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分别为命题、半命题、续写和话题作文。2011年“陪伴”的命题作文、2012年“我与 的亲密接触”的半命题作文以及2013年给了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的自命题续写作文,而今年河北省中考作文又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更是一次特点鲜明的作文题。

然而,在中考作文考查形式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们不难发现,中考作文的考查维度渐渐趋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情感的表达。当作文题目摘下“高冷”的面纱,变得“日常化”,无疑会更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这样的命题一是可以避开套写的弊端;二是使试题五彩缤纷,便于考生各种的尝试,不单调,不乏味,力求考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和书写;三是力求考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初中阶段,是考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个性基本形成的时期,而这样的作文题,恰恰有利于正确引导这个年龄段的考生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留心身边的人与事。既满足了考生的个性表达,又提醒了考生对生活的关注。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着体现着人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有着不同的理解。

请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题解析】

今年的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体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话题“这样的衣着”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生活不单单是指工作、学习、饮食、锻炼等,“衣着”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每天都得着衣、打扮,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一个区别。

二是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衣着不尽相同,这只是一个问题的表面现象,不同的衣着体现着人们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修养与追求等等。衣着五颜六色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五彩缤纷的动人故事。

写好“这样的衣着”这个话题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拟文章的标题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文题曾作过诸多的比喻与诠释,如 “文题善,佳作成一半”“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等等。拟出一个亮丽的题目,无异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化用引用诗词、格言、歌词、成语、广告语等巧拟题,也可借助修辞巧拟题,或用逆向思维巧拟题等等。考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该做到醒目、凝炼、新颖、别致,能够传文章之情。

二、运用思索、感悟法来立意

思索、感悟是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心理意识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可以使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感悟得以升华。这些都需要作者对生活现象做细致观察,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才能获得深层的感悟,揭示出它的内含,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给世人以警示。

三、选真实、熟知的材料

选真实、熟知的材料是选材的最基本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选的材料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为我们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事情,回忆起来定会如在眼前,有说不完的话,最有真情实感,写起来就会滔滔不绝,得心应手。二是选自己亲眼目睹到的事情。亲眼看到别人做的事,经过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会更加客观,更加理性。三是选自己亲耳听过的事情。亲朋好友和身边的人所讲过的故事,不妨细化想象,生发开来。这样,把他人经历为我所用,能有效丰富我们的作文材料库。

四、讲究结构美、形式美

打个比方,作文犹如盖房子,同样的材料,由于建筑师的阅历、水平、风格有别,而建造的房子的格局就有高下之分。所以,作文除了注重内涵之外,特别讲究文章的结构美、形式美。文章有了灵动的结构,巧妙的构思定会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给你打出高分来。

五、语言得体,赏心悦目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是获得高分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各地中考作文评分细则,对文章的语言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一类文对语言的要求是:语言流畅、生动、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因此说,语言是文章不可缺少的装潢。语言的风格多种多样,力求做到通俗、流畅、生动、简洁、得体,含蓄隽永……

【素材航标】

“这样的衣着”各类素材还真是不少,我们可以在作文时为我所用。

1.课本经典素材

教材中关于“这样的衣着”的材料也很多,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例如,《俗世奇人》中,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那是因为他自信“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以这种特殊的衣着显示自己超凡出众的技艺。再如,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还曾被人疑心“扒手”。从他的衣着中,表现出的是一位治学严谨,在衣着上极不讲究,极其简朴的学者形象。还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从他的服饰中看出他的贫穷、虚荣、懒惰,注定了孔乙己必然的悲剧结局。

2.课外经典素材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有过这样的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无独有偶,台湾作家三毛也有过类似的观点:“衣是无言的文化。我爱穿,衣服是可以换洗的皮肤。衣服是个人风格的一种表现。”

张爱玲曾用服饰对生命作了这样的诠释:“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看法非常独到。

上一篇:小小乒乓球,旋转很神奇 下一篇:蓝领地位提高 乃中国制造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