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08-08 12:09:20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之我见

【摘 要】新课改下的美术鉴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的要求是将学生放在首位,更多的是让学生从课本上去找出答案和难点,进一步的加深他们探索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的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谈谈几点看法。其实所有的教师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掌握住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一个教师首先得做到用心,爱心,细心。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改进和升华。总结如下:

1.让学习转化为一种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之产生共鸣,如在题为《现代服饰艺术》的教学中,学生除了掌握鉴赏服饰艺术作品的要领,分析作品的风格特征外,还可以掌握穿着艺术的有关知识,学会运用服饰美学知识为自己选择和搭配服饰,并意识到一个人的着装品味体现了自身对服饰的审美观和综合的文化艺术素质水准。教师只要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符合学生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就能使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美术,它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从而理解美术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美术的欲望。正如《高中课标》所指出的:“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这种美术素养不但能“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

2.将美术学习上升为一种责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把学习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把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社会责任感,自觉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但文化交流决不能以牺牲一种文化自身的品质为代价,尤其要警惕后殖民主义对中国固有文化的侵袭。目前,我们许多学生对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非常熟悉,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民族文化的不断弱化或消亡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应该教育学生要有一种时代的危机感、使命感,担负起既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又接纳世界多元文化,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的重任。美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美术教育也不可避免要涉及保持民族独特文化与接纳世界多元文化的问题,所以,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出一代代的文化继承者,使中华优秀美术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3.抵制课堂教学庸俗化

由于受社会庸俗化现象的影响,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仍有哗众取宠、愚弄学生的庸俗化现象存在:如某些教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过分渲染艺术品商业价格,置作品的艺术价值于不顾,以致本末倒置;还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味地迎合部分学生,竟然在课堂上讲述一些艺术家的秘闻轶事来哗众取宠,甚至是以低俗的语言和做作的姿态装点课堂,招徕笑声,偏离美术教学所应追求的“三维目标”。

当前,一系列空洞、荒唐、丑恶、病态、庸俗、和堕落的现代艺术层出不穷,可谓乱象丛生,光怪陆离,造成艺术异化现象的加剧,艺术标准的失衡及创作思想的混乱。假如美术教师审美意识滞后,那么极有可能对这些艺术产生认同,以至美丑不分,并且在课堂上加以传播那就危险了。因此,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克服低级趣味,遏制课堂教学的庸俗化现象,成为大众审美的引导者。

4.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是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呈现教学艺术化的课堂,也是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的课堂。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修养、审美经验的不足,难以积极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理念的内涵,避免偏面地追求形式的“高效”却无实质效果的教学行为,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例如,曾有文章介绍美国人为中国学生上的一堂课,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师问一位学生:“为什么喜欢一幅《罗马武士》的浮雕照片?”学生回答:“照片上的武士很象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我感到亲切,所以我喜欢这幅画。”这位美国教师便带头鼓掌说:“你爱你们的国家,真了不起!”就这么简短的评价,实质是表扬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真了不起”,就让学生倍受鼓舞,明白了“爱国”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同样还是这堂课,一位学生在评述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象一个妈妈,她一定是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让我们看看这位美国同行是怎么做的?她竟然被感动得泪光闪闪,几乎要哭出声来,说不出话,只是把学生紧紧搂在怀里,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了。我们知道欣赏美术作品的关健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美国人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自己的搂抱、微笑、夸奖,渲染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了情感共鸣,教学取得了最佳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设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还是一种责任。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根据学校的条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创造性的、合乎教学规律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精神和新要求,转变我们旧的传统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我们的专业知识,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新课程的更好实施而更加努力工作。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收稿日期:2012-02-08

上一篇:浅谈高中美术课教学方法 下一篇:礼貌原则下的商务信函写作